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当“双肩包”遇见湖南最温暖的守护

近日,2025年互联网岳麓大会发布的一组数字格外引人注目:自2024年9月以来,湖南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3933个,其中企业6105家,同比增幅分别高达44.9%和38.9%。这不仅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是万千青春梦想在三湘大地蓬勃生长的生动见证。湖南用一年时间,向世人证明了这片热土对创新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兑现了“你的创业梦想,湖南全力守护”的庄严承诺。

制度破冰为青春梦想卸下枷锁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障碍,往往是学业与创业难以兼顾的制度壁垒。湖南的突破性举措,始于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大胆革新。省教育厅出台的《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措施》,精准聚焦在校大学生群体,创新性提出“六个可以”支持政策:创业经历可折算学分、可替代毕业论文、可休学创业、可灵活转专业、可参评评优、可优先保研。

在这一政策框架下,郴州市率先响应,推动本地高校出台实施细则。湘南学院创新实施“创业学分银行”制度,允许学生将创业实践转化为学分;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创业休学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最长两年的休学创业保障。这种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做法,打破了“唯分数论”的传统评价模式,让郴州成为政策落地的生动范本。

生态构建为创业征程保驾护航资金短缺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道坎”。湖南对此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公益基金+信贷产品”四轮驱动。这一体系巧妙发挥了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同时体现社会关怀,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提供精准支持。

在硬件支撑方面,湖南大力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以郴州为例,当地积极把握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机遇,高标准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从办公空间、政策咨询到市场对接的全链条服务。这种“软硬兼施”的支撑体系,让创业者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能够在完善的生态中专注创新、快速成长。

育创融合让创新种子生根发芽创业成功离不开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湖南创新构建了“寓教于创、以赛促创”的培育机制,通过引进15门国内外优质创业课程、立项95门省级精品课程,建立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库。同时,以“创青春”“互联网+”“金种子杯”等赛事为平台,让创业教育从课堂走向实战。

郴州在这方面积极探索特色化路径:依托本地产业优势,与中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有色金属深加工”“温泉康养旅游”等特色创业课程;每年举办的“林邑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已成为发掘培育优质项目的重要平台。此外,郴州还在全省率先建立“高校—园区—企业”三方联动的创业导师制度,聘请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全程指导。这种扎根地方特色、注重实战培育的模式,让郴州成为创业教育的“特色实验室”。

“背着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承载着湖南对青年人才最真挚的邀请。从制度创新到生态构建,从金融支持到培育体系,湖南正在用全方位的实际行动,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当万千青年的“双肩包”与湖南的温暖守护相遇,必将碰撞出更加灿烂的创新火花,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


来源:今日郴州

编辑:胡喜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