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湘潭“小李”到宜章“慧姐”:22 载躬耕教坛 李慧以赤诚书写师德答卷

宜章新闻网站讯(记者 谭臻)在宜章的教育沃土上,有一位来自湘潭的“外乡人”,用22年的坚守,从初出茅庐的 “小李老师”,变成了学生口中亲切的“慧姐”,她就是宜章县第八中学的英语教师李慧。2003年从株洲师专毕业后,她带着青春热忱扎根宜章,辗转湘粤学校、关溪乡学校、宜章县第一完全小学,2024年8月调任宜章县第八中学,始终站在英语教学一线。如今,她不仅是郴州市、县级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还担任过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郴州市职称评委库评委,更以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扛起社会责任,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交出了一份满是赤诚的教育答卷。

心有信仰:做理想信念的 “引路人”

“宜章接纳了我,我就要用教育回报这片土地。”这是李慧常挂在嘴边的话。对她而言,理想信念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课堂言行、贯穿教育生涯的点滴坚守。作为一名远离家乡的湘潭人,她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践行,化作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你们是宜章的孩子,学好本领建设家乡,就是最实在的理想。”

八中老师李慧1.jpg

这份坚守,藏在她对责任的“不推脱”里。作为宜章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李慧始终牢记教师的社会责任,学校安排的工作无论难易,她从无二话。2019年,母亲在湘潭生病住院,为了不耽误学生课程,她白天坚守宜章的课堂,细致讲解英语语法、带领学生开展口语互动;周末便匆匆搭上长途车返乡,在病床前陪护母亲,周日傍晚又连夜赶回宜章。整个过程,她硬是没缺过一节课,同事们打趣道:“李慧把家安在了学校。”可她深知,教师的坚守本身,就是对学生最生动的理想教育。

这份执着,也让她收获了沉甸甸的认可:多次获评校级、县级先进个人,2010年斩获 “郴州市乡村优秀教师”称号,2020年被评为 “优秀政协委员”。但比起这些荣誉,更让她动容的是学生毕业后的 “反向奔赴”——有学生特意回校看望她,握着她的手说:“李老师,谢谢您!我也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身正为范: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

“师德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藏在举手投足的细节里。”在李慧看来,对学生多一分耐心、对同事多一分真诚、对工作多一分担当,便是师德最鲜活的注脚。

作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李慧从不“藏私”。青年教师磨课,她总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后排,仔细记录课堂细节,课后逐字逐句帮着打磨教案、调整教学方法。2012年6月,她指导刘丹萍老师备赛《修改病句》,从教学逻辑到互动设计反复推敲,最终助其拿下优秀指导老师奖;同年10月,针对朱荔老师的《I like biscuits.》一课,她建议融入实物教具,让英语教学更贴近生活,最终该课获宜章县教学比武二等奖。此后,她又陆续指导梁银、李霞、邱丽玲等多名教师,从《When is your birthday》到《Revision of Unit 3》,从教学比武到示范课展示,她带出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县级、片区赛事中获奖,2021 年更凭借对青年教师的精准指导,拿下宜章县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初赛小学英语组指导老师壹等奖。

面对学生,李慧始终带着 “不放弃” 的温柔。调皮男生邓鸿财总爱在课堂上捣乱,李慧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发现了他画板报草图的灵气,主动让他负责班级黑板报。从设计版式到填充内容,李慧全程陪伴指导,渐渐地,邓鸿财不仅不再捣蛋,还成了年级小有名气的 “宣传能手”。最难忘的是一个暴雨夜,学生谭思芊突发急性阑尾炎,李慧来不及多想,抱着孩子冲进雨里拦车,垫付医药费时手都在抖;等谭思芊输液稳定后,她又冒雨跑回家煮了姜茶,送到医院暖心叮嘱。后来谭思芊家长硬要还医药费,李慧笑着拒绝:“孩子没事就好,这是老师该做的。”

多年来,她指导学生参赛同样硕果累累:2006年,学生陈阳在第七届 “希望之星” 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初中组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另有 5 名学生获郴州赛区一、二等奖;2013年,肖雯、邓日睿等7名学生在第十一届 CCTV 英语希望之星风采大赛中斩获市、县奖项;2024年5月,学生曹书凡在“湘少杯”小学生英语巧记单词活动中获四年级组一等奖…… 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用耐心与专业搭建的成长阶梯。

勤学不辍:做扎实学识的“播种者”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成为奔流不息的河。”从刚教书时对着录像模仿名家授课,到如今带领团队拿下市级奖项,李慧始终保持着“勤学不辍”的姿态。

为了让英语课摆脱“枯燥记单词、机械背语法”的困境,李慧主动 “充电”:跟着网上的教育名家学创新方法,把英语单词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把语法知识点藏进 “单词接龙”“情景对话” 等游戏里。学生们总说:“李老师的课像玩一样,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她订阅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学习》等 10 多种教育期刊,挤时间撰写论文、设计教学方案,甚至牺牲周末参加培训,只为把最新的教学理念带到课堂。

八中老师李慧.jpg

作为英语教研组组长,李慧更是团队的“领头雁”。她带领组员开展集体备课、磨课研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分层教学方案,所带的7届小学毕业班英语成绩多次在全县名列前茅,2015年、2019年、2021年更是稳居全县前列。她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试卷分析,多次获国家、省、市、县壹、贰等奖;2023年,她带领团队在宜章县集体备课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同年被聘为宜章县教师培训者团队成员,为全县英语教师开展教学培训。

如今的李慧,专业能力得到广泛认可:2017年被确认为 “2017-2020年小学英语骨干教师”,2021年续任“2021-2024年小学英语骨干教师”,2023 年获评“2023-2026年郴州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她还先后担任永州市 2021 年度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评委、宜章县“2021 年新进教师”教学素养大赛评委、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郴州考区面试考官。但她始终记得:“扎实的学识,才是让学生信服的底气。”

爱润童心:做仁爱之心的 “守护者”

“教育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用一份爱唤醒另一份爱。”22年教学生涯里,李慧最牵挂的是学生的笑脸,最骄傲的是他们的成长。

学生王浩宇曾是个倔强的男孩,一次因作业拖沓和李慧拌嘴,红着脸吼出“你根本不懂我”后扭头就跑。李慧没有生气,反而注意到王浩宇课间总抱着篮球,第二天特意带了本篮球杂志找他聊天。从喜欢的球星到篮球战术,两人越聊越投机,王浩宇终于敞开心扉:“我觉得您总盯着我的缺点。” 那次谈话后,王浩宇不仅主动补了作业,还成了班级篮球队队长。毕业时,他送给李慧一张自己的比赛照片,背面写着:“谢谢李老师没放弃我。”

作为班主任,李慧更像学生的“点灯人”。罗慕汐同学在心理测评中亮起红灯,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李慧每周都去家访,陪着罗慕汐坐在书桌前画画,听她讲藏在心里的烦恼,从漫画角色聊到校园趣事。渐渐地,罗慕汐愿意走出房间,甚至会笑着跟李慧分享新画的作品。罗慕汐的妈妈拉着李慧的手哽咽:“李老师,是您把孩子从阴影里拉了出来。”

八中老师李慧2.jpg

留守儿童张宇的故事,同样让李慧牵挂。张宇总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家庭困难却格外要强。李慧定期给他送文具、书籍,常找他在操场边聊天,鼓励他:“你脑子灵光,好好学肯定有出息。” 去年夏天,张宇拿着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跑来找李慧,眼里的光比奖状还亮。这些年,李慧靠着一次次家访,步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劝回了20余名厌学的学生 —— 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学会了一技之长,每次收到他们的消息,李慧都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

这份对学生的“偏爱”,曾让家人不解。女儿小时候常抱怨:“妈妈陪学生比陪我多。”直到有次跟着李慧去张宇家,看到张宇把老师送的笔记本当宝贝似的包上书皮,听到罗慕汐小声说“李老师像家里的大姐姐一样”,女儿才拉着李慧的手说:“妈妈,我懂了。”如今,每当李慧拿回荣誉证书,家人都会笑着说“这是你应得的”,这份理解,成了她最温暖的后盾。

22载春秋流转,宜章的山水滋养了李慧,也让她从初来乍到的“小李老师”,变成了学生信赖的“慧姐”。站在宜章县第八中学的新讲台前,李慧依然保持着初入行时的热忱:“综合楼墙上‘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称号,就是每天多一份坚守、多一点耐心、多一次学习、多一份牵挂。”

未来的路,她仍将在宜章的教育沃土上继续前行,用一颗教育者的赤诚,温暖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廖泽华

编辑:谭臻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ngxww.cn/content/646943/55/1527428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