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宜章县梅田镇下塘村的永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棚,一朵朵赤松茸从一垄垄覆盖着稻草的土壤里钻出来,基地负责人黄凤兰和务工人员正忙着采摘。
2013年5月,黄凤兰回到家乡下塘村,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创办了福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合作社。她在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打造灵芝等菌类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灵芝种植成功后,2019年,黄凤兰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因地制宜,从湖北引进赤松茸菌种,试种赤松茸,摸索其种植技术。基地致力于打造生态循环新模式,利用秸秆及农作废料作为赤松茸保暖的“稻草被”,既改良了土壤,又为当地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通过试种,2021年,黄凤兰将赤松茸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亩地扩大了15亩地。
“每年的11月初到次年的4月底是赤松茸的出产期,2021年种植的赤松茸亩产达到了3000多公斤,农忙时每天都需要40多个人做事,一年用工工资就超过了100万元。”黄凤兰说。
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让务工人员学到了一门技术。下塘村村民李水容笑着说:“我和丈夫在这里工作3年了,每个月我都有2000元的收入。现在我们一边做一边学,计划今年下半年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自己种植赤松茸。”
为延长产业链条,合作社投入资金,建设了冷藏室,购置了烘干机,保证大规模出产时能对赤松茸、灵芝进行有效加工,从而提高附加值,并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将研发灵芝菌汤包、赤松茸蘑菇酱、盐渍菇等菌类产品,打造研学与科普教育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扩大赤松茸种植规模,为村民提供技术、销售等资源,带动更多农户发展赤松茸种植,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黄凤兰说。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高林 李明华
编辑:胡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