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马古道(俗称九十里大路)雏形于公元前230—221年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征服南越的行军便道,完备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桂阳郡太守卫飒为方便越汉两族人民交往和南北经济贸易及官书传递,将秦军的行军小道扩建成宽3米,长600余里的官道,(北到郴州,南到广东英德,宜章骡马古道是其中一段)并沿途五里建一亭,十里修一驿站,供仕商行旅歇息、食宿。
2000余年来,骡马古道沿途留下了多少名人墨宝、文物古迹、民间故事,积淀了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民国23-25年(1934~1936),湘粤公路和粤汉铁路相继通车后,旅人多乘汽车或火车,行人也多走公路,骡马古道便行旅日稀,逐渐废弃。通过7月6日的实地考察,见昔日古道几近颓废,日久恐遭后人遗忘,现提点设想:
一、骡马古道的部分修复
骡马古道在宜章境内长约30余里,全面修复需耗费巨大的财力,也不现实。是否可修复野石铺这一段路面,再复原野石铺驿站,再现当年的情景面貌,加上野石岩的三首宋人三绝句(古人称为‘仙诗’),即宋淳熙年间宜章县令仲权(后升任郴州知府)和继任县令滕瑱的唱和诗,开发古迹旅游资源,打造宜章的历史品位。
二、维修肖新槐故居
肖新槐故居南北偏屋因椽檩腐朽和雨水冲刷造成倒塌,惨不忍睹,有愧于革命前辈。除公布其为郴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市人民政府平衡协调安排修复经费外,可否由五岭乡人民政府作农村危房改造行文向县民政局申请危房改造经费,多方面,多渠道地増取修缮资金。
三、修建邓中夏故居广场及筹建管理机构
邓中夏是我党最早的创建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曾历任中共中央第二、三、五、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等职。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根据邓中夏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影响,其故居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公布当中。因此,可否在故居北面修建一个4000余㎡的广场,中间塑一座邓中夏铜像,既可增加参观内容,又可方便游人停车、活动。其次,为了便于直接管理,是否可筹建一个专门的故居管理所,机构设置在邓家湾村,随时随地可接待慕名而来的各界参观人员。
来源:文物管理所
作者:李节武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