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宜章置县1395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副标题:第1期

  县史探源 文化寻根

  ——宜章置县1395周年纪念活动开展置县治所调研

  据有关史料记载,义章县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置县,县治设永福下村(今麻田镇新村村),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将义章县改名宜章县。开山寺始建于唐朝,位于麻田镇上洞村,开山寺的建立比宜章县的名称还早,故民间流传“先有开山,后有宜章”之说。明兵部尚书邝埜、南京户部尚书邓庠曾在此攻读,题“天下开山、开山胜境”。古寺虽已毁于文革,但大量的断壁残垣和保存完好的碑文仍然记录着这段历史。

  6月18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老干局、史志办、文化局、广电局、党校、文联、旅游外事侨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带着对宜章历史的敬意及探索,深入置县地——麻田新村及开山寺、欧阳毅故居、泗溪古码头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置县1395周年第一手图文资料。

  据《县志》记载:“梁室后裔萧铣起兵反隋,称帝于荆州,建元鸣凤(《旧唐书》、《新唐书》作凤鸣),据有郴州,划出郴县南乡,置义章县,县治设永福乡下村,即今麻田镇新村。”

  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开山寺,收集了图文资料,仔细查看了保存完好的青石阶、老墙角、石柱、碑文。对现场发现的石碑实施了抢救性的保护,特别是原新村祖厅前的一对直径20余厘米,长1.8米左右,刻有“影射朝阳鸣彩凤,平拖武水跃金龙”的石柱进行调研,石柱可能对治县地的证明有很重要的意义,要求当地政府部门将其加以保护。随后,调研组一行在当地村民的陪同下,先后仔细查看了新村地的旧祠堂、古民居、旧房屋地基遗址、泗溪村及麻田村的欧阳毅故居,并围绕开山寺、新村文物古迹如何保护修缮及如何开发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等问题举行座谈,深入讨论。

  (李明华)

来源:纪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