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委巡察促转变 | 县思源实验学校把放学“堵心路”变成“暖心途”

宜章新闻网站讯(通讯员 欧勇刚 杨诗雯)“现在接娃,再也不用‘挤油渣’了!”近日,在县思源实验学校门口,学生家长李女士看着孩子所在的班级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校门,脸上满是欣慰。这道流动的风景线,与数月前人车混杂、喇叭声声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场由“烦心”到“舒心”的转变,源自宜章县委第三巡察组的一次“把脉问诊”,以及学校随之打出的一套立行立改“组合拳”。

image.png

巡察“听”出的民生课题

“校门口太堵了,接一次孩子像打一场仗。”“班级队伍都混在一起,找孩子得靠‘火眼金睛’。”……今年9月,县委第三巡察组在县思源实验学校走访时,这些来自家长的“吐槽”引起了巡察组的重点关注。

“县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放学时校门口杂乱的情况关乎学生安全、家长体验和城市文明的民生大题,必须立行立改。”巡察组随即向学校开出“诊断书”,明确指出问题,并要求以路队整改为切入口,提升校园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套“组合拳” 打出路队新气象

对县委第三巡察组指出的问题,县思源实验学校切实扛牢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出实招、谋良策,紧紧围绕“让学生安心放学回家”的目标推进问题整改。

该校划出“文明线”,实现人车分流通行。学校在校前广场及周边区域科学划定班级等候区、路队行进路线和临时停车位,实现“固定班级区域、错峰放学、人车分流”的闭环管理。组建“护学岗”,筑牢安全屏障。由值班教师、学校保安、公安民警、家长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护学岗每日准时上线,疏导交通、维护秩序,成为孩子们放学路上最可靠的“安全盾”。练就“精气神”,路队亦是育人课。学校将路队规范训练融入日常,培养学生“快、静、齐”的列队习惯。如今,精神抖擞的路队、响亮的口号与礼貌的告别,已成为宜章思源实验学校又一张生动的“文明名片”。

“小改变”赢得“大民心”

“现在接孩子,心里特别有底。队伍整齐,班牌醒目,再也不用心急火燎地到处找了。宜章大道也不再拥堵,接到孩子后就可以迅速撤离。”一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而一名高年级学生则开心地说:“现在我们班路队最整齐,感觉特别神气。”

图片8.png

从昔日的“堵点”到如今的“亮点”,县思源实验学校门口这条短短的放学路,丈量的是县委巡察推动解决民生实事的力度,承载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温度。一条“暖心途”,走出了校园的新气象,也走进了家长的心坎里。

自9月中旬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以来,巡察组还根据进驻动员会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县思源实验学校反馈了“学校小学部山湖海教学楼楼梯间存在安全隐患”、“小学部足球场运动面积不足”、“教师停放车位不够”“校门口流动商贩多”“多媒体教室设备老化”等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学校联合县城管大队对流动摊贩进行了整治,通过争资立项整合资金,小学部山湖海教学楼楼梯间已全部安装了隐形防盗网,更新了多媒体教室设备,因地制宜规划出一个五人制足球场,同时规划出22个新增车位,有效回应了师生的“急难愁盼”。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欧勇刚 杨诗雯

编辑:谭臻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ngxww.cn/content/646955/53/1544277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