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瞭望丨郴州做好基层减负“加减法”

◇“多会合一、掐表计时”“无扰督查”成为常态,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行公务活动“零接待”引发关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郴州出新招、下实功、见真章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燕

郴州市桂阳县四大院机关食堂,职工在使用一卡通扫码就餐,这是郴州推行 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的生动体现(2025 年 9 月 9 日摄) 欧阳常海摄

“多会合一、掐表计时”“无扰督查”成为常态,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行公务活动“零接待”引发关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郴州出新招、下实功、见真章。

从2022年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到2024年4月出台《关于深化拓展“七减”措施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赋能的通知》,郴州持续推进减会议、减文件、减新闻、减陪同、减考核、减流程、减群组。

从减负和赋能双向发力,郴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好基层减负“加减法”,让干部轻装上阵。

减了形式 增了新风

“过去,不少基层干部每周三到四天都在开会,现在一周最多开2次会。”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党委书记、乡长陈飞航说,开会时间少了,走村入户时间多了。

整治“文山会海”,是基层减负的重要内容。郴州推行“多会合一”,不得陪会,不得就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项重复开会,已开到基层的会议不再层层召开。会议时长不超过90分钟、汇报材料不超过2000字,发言单位不超过4家,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会场设置计时器,时间一到,禁止发言。

除了文山会海,公务用餐改革也是为基层减负、推进作风转变的重要举措。郴州实施市内公务用餐“零接待”改革。除会议、培训用餐和市外来宾接待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公务活动,接待单位不再安排公务接待餐,统一在机关食堂扫码就餐。

“零接待”改革取得了减负、节支的良好成效。今年1~6月,全市(含县市区)公务接待费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1390.99万元,同比下降88.22%,许多基层单位公务接待支出直接降至为0。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欧阳占才说,基层普遍反映,以前陪餐安排、接待服务耗费了大量财力精力,现在随堂就餐,不到20分钟就能搞定,简简单单、清清爽爽。

形式主义少了,推进了作风转变。以村干部为例,很多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已从“坐班制”改为“值班制”,除了每天留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其余干部到村民家采集信息、化解纠纷、协商公共事务等,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减了负担 增了担当

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以下简称“督检考”),是检验工作落实质量的有效方式。但检查督查、考核评比过多会加重基层负担。

通过统筹规范督检考,郴州取消了没有实质意义的评比考核、信息报送、留痕检查以及乡镇(街道)无力承担的事项,例如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监督检查,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市委督查室主任胡荃峰说,郴州坚持“无计划不督”“无程序不督”“赋码督查”“组团督查”,明确同类事项能合并则合并,“四不两直”暗访不少于90%,督查全程不开会议、不听汇报、不要材料,严控督查频次和内容,严禁集中扎堆开展,不得以调研之名行督查之实等。

督检考“瘦身”成效显著。全市计划事项由2019年的172项连续压减至2024年的17项,精简率达90%;2025年,全市督检考计划和备案事项分别减至11和13项。

郴州还大大压减“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以前,陈飞航要在各类政务APP上打卡,在40多个微信工作群中回复信息。如今,他手机里只有“湘办通”等少数政务APP,以及乡干部职工群、村干部群等微信工作群。

陈飞航手机的“瘦身”,是郴州为基层减负成果的缩影。2024年1~6月,郴州督促职能部门加强数据整合,全市共压减各类政务应用程序、政务网站、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等超1万个。

如今,北湖区保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靖有了更多时间走村入户。在一次走访中,村民提议在村委会屋顶安装光伏板,增加村集体收益。刘靖第一时间申请了乡村振兴项目,如今100千瓦光伏板已安装好。接入光伏发电项目后,卖电+充电桩充电一年预计增加收入8万元。

减了压力 增了能力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是基层减负的重要内容。郴州市精准施策,为“大车”减负、为“小马”赋能,推动基层减负赋能。

2024年来,郴州市稳步推进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各乡镇(街道)梳理形成清单初稿,经过与县直部门“三上三下”征求意见、县级党委组织研究论证审定后,现已发布3张履职事项清单,其中基本履职事项平均115项、配合事项平均111项、上收事项平均127项,进一步厘清乡镇(街道)权责边界。

“过去上级要求检查辖区内电梯安全情况,但我们没有检查标准和专业人才,只能检查有没有维保记录。”北湖区保和瑶族乡组织委员黄玉琳说,履职事项清单为基层干部筑起一道减负“防火墙”。

为“大车”减负的同时,还要为“小马”赋能。郴州通过充实基层力量、提升干部待遇、关爱基层干部、加强干部培训、规范村级挂牌等方式,为基层加马力、赋能力、添动力。

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今年5月底,郴州完成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队同步轮换,向易地扶贫搬迁村、脱贫村、软弱涣散村选派驻村工作队519支1427人,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

差异化激励赋能。近年来,11个县(市、区)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全部落实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每月报酬最高超过5700元。

“我们坚持重基层、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拓宽村(社区)干部成长渠道。”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张恒说,近两年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核招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239名,占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总数的1/10。

减轻了压力,更需增加能力。郴州通过基层骨干培训行动,全面抓好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基层骨干队伍培训。今年,郴州计划选派72名乡村干部参加全省党员教育培训专题示范班,还将指导推动县乡培训乡村干部3.4万余人次。

“现在更多是向下服务,更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了更多实际问题,工作能力也得到提升。”陈飞航说,今年保和瑶族乡成功申报了14个乡村振兴项目,正在抓紧推进项目实施,确保惠民工程落地见效。

(《瞭望》2025年第37期)

来源:新华社

编辑:胡喜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