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
暑假是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期。为守护您的财产安全,筑牢家庭防诈防线,请您仔细阅读这封信,切实提升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同时,请您分享给家人、亲友、同事和邻居,凝聚全社会反诈合力,共同抵御诈骗侵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
一、这些诈骗套路,请家长和同学们一起警惕
(一)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
诈骗分子常以“低价充值”“免费领皮肤”“高价回收账号”等诱人噱头,诱导学生添加社交账号,或进入虚假第三方网站、下载涉诈APP。一旦学生上钩,不法分子便会通过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手段,套取家长银行卡账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实施盗刷转账。
真实案例:2025年5月9日晚,六年级学生李某在家中玩游戏时,在快手平台遇到一名自称回收游戏账号的卖家。随后,网名为“冰冰”的用户主动联系李某,表示愿高价收购其“蛋仔派对”“王者荣耀”游戏账号。交易过程中,对方以“个人微信收款受限”为由,诱骗李某使用母亲手机,通过购买沃尔玛电子礼品卡等隐蔽方式,将其母亲银行卡内1.9万元全部转走。
(二)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骗子潜入明星粉丝群、游戏社区,假扮警察、检察官,通过视频展示伪造的警官证等,声称孩子“涉嫌洗钱”“参与犯罪”,要求对家长保密,否则“全家逮捕”。在恐惧操控下,孩子被迫用家长手机转账“自证清白”。
真实案例:2025年5月10日,五年级学生王某在家中使用14岁哥哥的手机浏览快手时,收到陌生人私信。对方冒充警察开启视频通话并出示“警官证”,以“配合调查”为由,指导其操作爷爷手机:先将微信零钱提现到银行卡,再下载云闪付、数字人民币等APP,上传身份证照片。最终1.16万元存款被远程转走,直到家长收到银行扣款短信才发现被骗。
(三)虚假服务类诈骗
骗子在网络投放“专业找回被盗QQ、微信等账号”“帮追被骗资金”广告,诱骗孩子下载钉钉、腾讯会议等APP开启屏幕共享,以“解冻费”“保证金”名义要求转账,甚至指导孩子给网红打赏、购买平台虚拟币,谎称“充值满额一起返还”。
真实案例:2025年4月19日22时,高三学生胡某在网上咨询如何追回被骗资金,一个陌生人添加其抖音号,称可以帮助解决被骗的事。对方让其下载钉钉APP开通共享屏幕,按照对方提示,其给抖音上的博主打赏,对方称充值到一定额度可以连同被骗资金一起返还给她。其按照对方要求使用支付宝和微信购买抖音钻石,总共被骗1.4万元。
(四)虚假投资类诈骗
诈骗分子伪装“冒充军人”“投资导师”,通过社交平台以“低门槛、高收益”诱导下载虚假APP(如“稳盈财富”),初期让受害者小额充值并伪造盈利,待信任后催促加大投入,最终以“账户冻结”等为由卷款失联。
真实案例:2025年6月25日下午,学生家长胡女士刷抖音遇“理财博主”,被“月赚30%”吸引,下载“稳盈财富”APP。首次充5000元“盈利”后,她陆续投18万,APP显示“总资产22万”,期间提现成功了600元。7月胡女士再次提现时,平台要求缴10%保证金,联系“导师”失联,APP关闭,18万全部被骗。
(五)刷单返利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抖音、快手发布“手工活兼职”视频,宣称“在家串珠/包装/打字,日赚300+”,吸引宝妈、学生等群体。以“新手任务”为由,要求垫付小额资金(50-200元)购买“材料包”,完成后返还本金+5%佣金;待受害者信任后,以“批量订单”“升级奖励”诱导垫付数千元,最终以“操作失误”“账户冻结”为由拒返款,拉黑失联。
真实案例:2025年6月,学生家长周女士刷抖音看到“手工活”视频,添加“客服”后接“串珍珠”新手任务,垫付200元获返210元。次日“客服”称下载闪话APP抢单“升级可赚更多”,周某垫付5000元购买材料包,对方称“需再垫3000元凑单”,最终周女士先后充值23万,“客服”失联,抖音账号注销。
警示:高收益低风险?都是诈骗!
二、这些行为涉嫌违法,请孩子们务必远离!
亲爱的同学们,法律红线不能碰!根据《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实施网络犯罪仍提供帮助的,将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行为可能让你承担法律责任:一是出售、出租手机卡、银行卡;二是帮助开办固定电话、架设手机组网、GOIP等设备;三是帮忙取现、转账“赚佣金”;四是转发诈骗链接、群发广告等帮助诈骗活动的行为。
真实案例:(一)发送诈骗短信张某(男,15岁)在网上看到一兼职赚钱的广告,对方让其用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每发送一组(20条),对方给其30元钱。张某觉得有利可图,遂用自己的手机向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上发送诈骗短信。由于张某发送的短信造成多人被骗,金额高达20余万元,被公安机关抓获移送看守所,最终因张某涉嫌违法犯罪被学校开除学籍。(二)拨打诈骗电话徐某某(男,17岁,某学校高二学生)放假在家上网玩游戏时,认识了犯罪嫌疑人孙某某,孙某某称有一轻松赚钱的工作,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赚钱。徐某某信以为真,遂按照孙某某提供的话术拨打受害人电话,在添加QQ好友后被引流到诈骗APP上进行刷单,多人被骗。最终,徐某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并10倍于违法所得的罚款。
三、给家庭的倡议
(一)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让孩子了解各类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警惕性。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提醒孩子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及信息,避免在非正规平台进行交易。为安全起见,可选择给孩子无卡只连Wi-Fi的手机,设置为青少年模式,绿色上网。
(二)与孩子约定,如遇到涉及钱财的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切勿擅自做主。保管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及信息,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手机支付密码和开机密码设置不同密码,避免泄露。
反电诈是学生、家长都要“满分”的必修课。电诈手段翻新快,从游戏账号交易骗局到冒充公检法恐吓,从虚假投资购物诱导到兼职刷单陷阱,诈骗黑手正试图从每个家庭“撕开口子”。这堂课不是“选修课”,而是关乎每个家庭财产安全的“生命课”,学生学识诈防骗、守好手机;家长学管密码、普知识。共学共防,筑牢防线,护家庭财产安全,是幸福的“毕业考”。
郴州市教育局
郴州市反诈中心
2025年7月26日
来源:郴州市反诈中心
编辑:胡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