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又到中秋

  想起中秋,依然会浮现出一些美好的印象。总是记得,在农历八月的乡村,天空总是格外晴朗高远,晒谷场上花生、黄豆之类的作物也已经干了水分,田野的庄稼渐次收入家家户户的仓里,丰收安详的气息弥漫着寂静的乡村,还有那轻轻拂过农家小院的秋风,总那么令人心情畅快。而中秋这一天,等到圆圆的月儿升起,我们趁着月光在村巷间打闹嬉戏,追逐玩耍,玩累了就坐在门前听老人们聊天,间或用手指着月亮问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大人们总是说,千万不要用手指着月亮,否则要烂耳朵的。长大以后我常想,中秋无非是人们对于遥远的月亮的一种景仰,以致于用威吓的办法教幼稚的孩童对它产生敬畏。因为它圆得美丽,圆得纯粹,人们便将美好的愿望赋予它,于是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就成了一种节日,成了一种传统。而现在这物质丰富的时代,可供人们寄托和追求的事物不断增多,遥望圆月的思念情怀越来越少,月亮或许会在人们的心中渐渐失去它原有的位置吧。这不,现代的人们,或蜗居室内晒微博晒幸福,而更多的则是喜欢在中秋夜走出家门,与家人与朋友登高望月。

  今年中秋夜,明月高挂,光华千里,照耀着那一群群涉足户外欢娱的人们。中夏广场、宜人广场、黄岺岭水库、王家岭公园等赏月点到处欢声笑语。而网友“小隐南方”在空间写下的说说“宝塔山头明月照,三军聚会美酒开,天上人间同声唱,难耐寂寞嫦娥来。——今夜赏月王家岭”早就挑动了我那按捺不住的兴奋与激动,傍晚6时许,夕阳西下,我与“秋风”等网友就走进了王家岭公园。一对对情侣相依相偎,缓步在公园的绿荫小道上,月影、树影、人影相映成趣;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在任意一个角落打闹嬉戏;老人们坐在石凳上,歇歇脚,赏赏圆月,应景思情。公园内一派祥和的节日景象。而在宝塔山头,随处都可见到三五人群席地而坐,地上摆着啤酒、瓜果、月饼,他们一边举杯,一边共赏圆月。

  向远处看去,星星点点的长冲工业园的灯光,S324线的路灯,和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树,交织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大家争相用手机、相机拍着这美妙的月夜之景。那风景,那心情,恰如后来在“指间温柔”网友的空间所看到的一幅幅美丽的照片及话语:“圆圆的月亮挂在天边,似能看到嫦娥在弄笛……月亮圆得让人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中秋赏月的人是幸福的,我想我更是幸福的。”

  晚上11点多钟了,我们仍感意犹未尽,于是又驱车到黄岑水库,在那儿,虽然已没有了几百人齐聚大坝人头攒动的赏月场景,但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番美景。夜幕下的黄岺岭静悄悄的,高高的山峰突兀挺立,披着皎洁的银装,分外幽静肃穆。夜空中,秋风徐徐吹拂,柔和而有些清凉;秋虫引吭高歌,奏着林中的交响曲;大坝下小溪潺潺,一路欢歌。“天上繁星点点,地面流水潺潺,山中林风涛涛,山顶皓月圆圆。”“小李飞天”网友顺口而出。

  水库里,一些胆大的网友划着皮划艇;大坝上,我们围坐在月光下,吃着月饼,就着美酒,品味着这黄岺岭独有的月色。抬头望着圆圆的明月,我不知道,此时的月宫中是嫦娥在奔月,还是吴刚在伐桂,但知道,此时的人间,很多人一定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有很多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蔷薇花”网友提议要我这个语文老师对月吟诗,我没有推辞,赋诗道:“思满中秋情满月,士恋山水女怀春。爱在人间恋红尘,黄岑水库话团圆。何当共登二尖峰,众驴把酒向天问。夜半歌声诉衷肠,户外路上是沧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而这样的中秋之夜,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样沉浸在这美好的月色中吧?

作者:陈勇国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