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日报】用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引领风尚

  郴州日报2013年2月23日理论版

  □ 黄志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宜章县以“创业宜章·激情飞扬”广场文化活动、文艺进村、典型推介、书香宜章、置县1395周年纪念等活动为载体,以文化育教群众、娱乐群众、陶冶群众为目标,大力服务发展群众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化风尚良好引领的实效。

  一、整体策划,正确引导好广场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娱乐大众、传承文明、引领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宜章充分利用中夏广场、宜人广场、星火广场等阵地,以“创业宜章,激情飞扬”为主题,着力打造广场文化才艺大舞台、舆论主平台,“洗脚上岸看戏去,换衣戴帽上舞台”、“离开牌场,走上广场,健身去、跳舞去、唱歌去……”成为群众日常口号和生活习惯,走出了一条政府部门主导、文艺团体承办、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广场文化活动新路子,形成了“干群展才华、单位比水平、群众享艺术、全县聚人心”的良好氛围,“草根舞台”在润物无声中弘扬主旋律。

  宜章坚持“三贴近”原则让群众“当主演、当明星”,以“吸引群众,快乐群众,文明群众,感动群众,激励群众”为目标,以“喜迎十八大、唱响主旋律”为主线,制定全年活动方案,每年12场大型展演、数十场小演出,月月一场大型演出、周周有小型表演、夜夜有文体活动,县级领导干部积极参与,与民同乐共欢。

  二、主动服务,积极开展好文艺下乡活动

  元旦、春节期间,积极组织文艺家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组织开展了“送福到农家”摄影下乡,“送万副联、进万家门、暖万人心”送春联活动,龙腾虎跃贺新春,送文艺·送春联·送温暖·送万福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县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以活动带动创作,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宜章特色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介了宜章,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

  十八大召开后,我们积极推出“百名领导设讲坛、千名干部进课堂、万名骨干走四方”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活动。宜章成立了十八大精神文艺宣传队,编排了渔鼓、三句半、快板、小品、方言说唱等节目进村入户传送喜讯,吹拉弹唱宣讲十八大,十八大精神深入人心。

  三、综合运用,努力凝聚“积极向上”文化力量

  抓文化项目建设,全县的文化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2.8亿元,莽山瑶族文化产业园完成了项目总体规划和选址,停车场、环山公路、水上乐园项目基本完成,演艺中心、文化广场正在兴建。宜章县文化体育创意中心、宜章红色文化广场人防工程,正按照预期目标推进。

  2012年,围绕“书香宜章”建设总目标,继续办好“蒙泉讲堂”这一学习品牌,倡导“早晚半小时学习法”,开放利用好“农家书屋”,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以“置县1395”纪念为契机,挖掘宜章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探索、传承和发展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先后协办了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复旦大学在莽山的“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举行了置县1395周年启动仪式、评选出了“县花、县树、县鸟”、拍摄《千年宜章》电视记录片6集、举办了“千年神韵·美丽宜章”大型巡展和置县1395文艺晚会、编撰了《千年神韵——人文读本》《宜章史上名人和大事》《宜章文物概览》、修缮开发古迹旅游等,文物古迹古文化得到群众的重视支持,实现“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提炼精神、育教后人”的目标。

  我们把握舆论总方向和思想主流,加强用“身边人、周边事”宣传推介典型,用“宜章好人文化”正确引导引领群众文化,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全县思想文化阵地。2012年我们成功推出了重大典型“大山卫士”刘真茂。2012年3月2日2011年影响宜章十件大事和感动宜章十大人物的“双十”评选晚会举办,万名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数十万宜章人们,亲身体验感人时刻,鲜花、掌声交织着感动的泪水,收获沉甸甸的奋进力量,“向获奖者学习,努力干事创业”的氛围增强。

  (作者系中共宜章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志莲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