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构建宜章县特困妇女儿童社会救助机制调研报告

  宜章的贫困人口,在郴州市罗霄山脉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的四县之中居于首位。其三分之二为妇女儿童,她们是最弱势的社会群体。因此,积极构建我县特困妇女儿童救助机制,助推特困妇女儿童脱贫发展,既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和有效路径,也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构建和谐宜章、建设“六强六地三宜”新宜章的重要内容与客观要求,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宜章妇联调研认为,充分利用罗霄山脉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的有利契机,构建宜章县特困妇女儿童社会救助机制正逢其时,建议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抢抓机遇、推进落实,使这一利民机制尽早惠及嗷嗷待哺的特困妇女儿童。

  一、我县特困妇女儿童贫困现状及成因

  宜章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罗霄山脉西南段。全县辖22个乡镇(其中1个瑶族少数民族乡),347个行政村,18个社区。全县总人口61.75万人,女性人口为29.09万人。根据2012年全国新的贫困标准(年人平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为贫困人口),宜章县共有贫困人口31.58万人,占总人口的51.14%;贫困人口中,妇女9.5万人、儿童7.9万人,贫困妇女儿童合计17.4万人,占贫困人口的55.01%。

  为深入了解贫困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学习状况,宜章妇联于2012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通过随机方式,调查走访了48名贫困妇女和40名贫困学生共88人,其年龄在7—62岁之间;共发放有效问卷78份、口头调查10人。她们的困苦境况触目惊心,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果没有社会救助,凭自身力量她们几乎无法摆脱困苦,她们的困苦,不仅是其家庭和个人的悲剧,且将长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

  (一)受教育程度低,代代贫困隐患大。贫困妇女大多文化程度低,不仅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而且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与能力。本次调查贫困妇女48人,其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1人,占 2.0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5人,占31.3 %;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人,占54.2%;文盲 6人,占 12.5%。绝大多数贫困妇女文化程度低、无技术,观念保守、思想落后。调查的40名贫困学生中,有13名属于特别贫困儿童,他们的父母80%是初中或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如果没有社会帮扶,可以想象他们将很难完成义务教育之外的更多教育,无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存在代代贫困的隐患。

  (二)经济来源匮乏,因病致贫多。被调查的48名贫困妇女,因没文化、无技能,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靠种田、捡垃圾、打零工为生的妇女有13名,占调查人数的33.3%,她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负担沉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因生病或自然灾害致贫的妇女有32名,如因自身或家人伤、病、亡、痴、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致贫,她们占调查总人数的66.7%,她们的困苦状况,令人惊心。宜章县赤石乡平光村,有一名叫熊祝英的妇女,她丈夫1997年的时候与人合伙贩卖牲猪发生车祸,车毁人亡,丢下了她和三个年幼的孩子。2005年时,她得了“海绵窦动静脉瘘”,医生告诉她,要治好这种病需要12万元,可她光靠打一点零工的收入,维持全家生计已经十分艰难,虽然当时县妇联组织了捐款,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因无钱做手术,病魔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宜章县一六镇北岸村2组有一个叫李发江的10岁儿童,他父亲2010年因病去世,为了父亲医病,家里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母亲难以承受家庭的负担,离家出走,至今渺无音信,如今李发江和他的弟妹成了孤儿,生活困苦不堪。据统计,2011年宜章县患“两癌”(宫颈癌、乳腺癌)妇女共有235人,她们大多数家庭为了治病、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

  (三)贫困家庭问题多,社会关注度低。我县现有7.9万贫困儿童,其中贫困留守儿童1.02万人。贫困儿童,特别是贫困留守儿童的困难与问题更为突出。他们学习缺少辅导,感情缺少关爱,心理缺少自信,生活缺乏保障。贫困妇女儿童家庭受到社会的关注度低,普遍无人帮扶。她们生活困难,没有文化,信息匮乏,只知埋头种地干粗活;她们不懂政策,几乎与外界信息隔绝,如果无人主动关注她们,她们不懂得也没勇气寻找社会或者政府的帮助。在被调查的88户贫困户中,有35户从未接受过政府或者各部门各单位任何形式的资助。

  (四)生活水平低下,生活质量差。据统计,接受调查的48名贫困妇女、40名贫困儿童家庭中,78户农村户口的都有农村自建房,其中16户住的是土坯房;城镇户口的有10户,其中2户借住在亲友家,2户是租房住。这88户中,仅有电视机的 7户,占7.9%;没有家用电器的5户,占5.7%。有电视机和电风扇两种家用电器的仅有37户家庭,占42.0%,有手机的家庭23户,占26.5%。她们平时吃的都是蔬菜和咸菜,一个月都难得吃上肉、蛋、牛奶等营养食品。95%以上的贫困户家庭中最大的开支都是用于基本生活和看病,生活水准与质量仍然停留在我国80年代初期,甚至70年代的水平,几乎远离现代生活。

  (五)社会救助缺失,致人间悲剧。调查中还发现,有2名妇女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被迫离家出走,父亲又缺乏责任心和劳动技能,家庭贫困,祸及幼小子女。受到严重暴力伤害的妇女儿童,她们的生命健康权益难以保障,有的生命垂危,有的致伤致残,有的出现应急性心理障碍,她们不仅需要依法维权,更需要紧急医疗救助和人文关怀。而实际上90%的受害者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社会救助。一方面的原因是受暴者不一定为低保对象,因而不能申请民政部门的救助;第二是遭受的身心伤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疾病,治疗费用不在新农合报销范围;第三是通过法律渠道获得的赔偿往往滞后,有的甚至成为一纸空文,使得受害妇女儿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而留下永久的伤残,从而使家庭也陷入了贫困悲苦的深渊。

  (六)健康意识淡薄,遗患更长远。调查显示,大部分贫困妇女和贫困儿童没有定期体检;小病不医成大病的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妇女生殖健康意识淡薄,导致“优生优育”成为空话,遗患长远。她们怀孕时一般不做孕前检查,也不懂得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有的妇女虽然知道需要做孕期检查,但因担心检查费用高而不去检查。在调查中发现,有名农村妇女第一胎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儿,第二胎怀孕的时候,她在胶片厂上班,别人看她怀孕几个月了肚子还很小,就劝她去做孕期检查,但她认为第一个孩子都很健康,不会有事,何况检查费用高,没必要浪费钱。孩子生下来后,只有2公斤重,严重发育不良,并且还有脑瘫,造成长期的家庭痛苦和社会负担。

  二、构建贫困妇女儿童救助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救助特困妇女儿童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应务求实效、着眼于可持续,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健全制度,努力构建长效可持续的帮扶救助机制。

  (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建档立册。救助特困妇女儿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扶贫、惠民的民心工程。要将此项工作纳入罗霄山脉连片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领导班子,将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对相关部门、单位、乡镇工作的年度考核范围。各乡(镇)、社区、学校都要成立相应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同时明确救助特困妇女儿童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以乡镇、社区、学校为单位,摸清贫困妇女儿童底数,分门别类,建档立册。并根据致贫原因,制定相应扶贫工作规划,落实部门、单位责任人的救助工作责任,实行一户一策,分步实施。

  (二)设立基金,多方筹措,规范使用。按照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设立一个资金来源范围广、渠道多、资金使用规范透明、可持续发展的特困妇女儿童专项救助基金,并制定章程、规范管理。资金来源可通过以下三个渠道筹集:

  1、财政划拨。县级财政预算划拨,上级财政争取划拨。县级财政划拨标准,参照其他县市按各地妇女儿童人平1元标准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将这笔经费划入我县特困妇女儿童的救助基金。我县2011年共有妇女儿童41.17万人,约41万元。同时,力争国家及县以上各级财政对罗霄山脉扶贫连片开发的一部分扶贫资金列入我县特困妇女儿童救助基金。

  2、社会募捐。鼓励企业、个人向基金募捐,对个人捐款金额较大的进行宣传表彰。同时建立宜章县爱心募捐网站,在网站公布急需救助的重特大疾病贫困妇女儿童的资料,通过网络媒体向全国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募集爱心款,纳入我县特困妇女儿童救助基金,并按照捐款人意愿专项救助其指定的特困妇女儿童。并通过爱心募捐网站每周公布一次基金会资金的募集情况和使用情况,做到公开透明,随时接受募捐人的查询和监督。

  3、部门慈善经费拨入。建议将我县民政部门发行的福利彩票,按福利彩票公益金的20%纳入我县特困妇女儿童专项救助基金。

  (三)健全制度,资源整合,确保长效。完善制度,健全体系,是促进特困妇女儿童救助机制长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在用足用活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还应从实际出发,完善帮扶救助制度体系,适当动用、整合宜章当地的各种资源,提高帮扶救助的有效性。

  1、建立帮扶创业制度。由县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农业、科技、扶贫、人社、商务、教育、文化、卫生、残联、金融等部门,通过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信贷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帮扶贫困妇女及其家庭克服信息不灵、技术不足、资金短缺、视野不宽的局限性,拓宽就业渠道。规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就业,或规定一定比例的公益性岗位必须吸纳贫困妇女就业;鼓励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就业。对企业吸收贫困妇女名册档案内妇女就业的,实行一定的税费减免。

  2、完善技能培训制度。对贫困妇女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并实行费用减免或财政补贴,提升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规定职业中介机构必须每年无偿完成一定数量的推荐贫困妇女就业任务,可抵交部分税费。

  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有些无法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的特困妇女儿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覆盖面,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身患“两癌”贫困妇女一律享受低保待遇,由政府代缴参加合作医疗;对患重大疾病妇女儿童进行及时的医疗补助制度;特困妇女孕期免费体检及生产制度;入学帮扶制度,对特困儿童不仅要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还应帮助其完成高中、大学学业,支持其打破无知与贫困的代际循环。

  4、整合法律援助制度。对遭受家庭暴力和其他非法侵害的贫困妇女儿童给予法律援助,将反家暴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在乡镇设立“反对家庭暴力投诉调处中心”,派出所设立“反对家庭暴力报警点”,法院设立“反对家庭暴力合议庭”。对轻微的家庭暴力行为以调处为前置条件,对调处不成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立案查处,或向法院提起自诉。一旦有家庭暴力案发生,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进行干预,及时制止,并对施暴者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来源:宜章县妇联

作者:黄菊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