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给小微企业一些呵护

副标题:——在郴州南方酒业有限公司调研手记

  5月3日(星期四) 晴

  早上,在莽山简单吃过早餐,跟省审计厅的领导打过招呼,我便直接下山,直奔白石渡酒厂。

  白石渡酒厂是原郴州南方药酒有限公司,1952年建厂,上世纪曾经辉煌一时。有个笑话说,一个宜章人去北京,看到很多人在一个商场排队买东西,便排队等了半个小时,一看,原来是在卖宜章白石渡酒厂出产的湘琥酒。笑话是真是假无法考证,但也说明了当时酒厂的风光。酒厂生产期间,累计向国家缴税2000多万,在计划经济时期,是省市的明星企业。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酒厂生产经营逐步下滑,终于在 2002年停止了生产。去年10月,安徽滁州的杨昆与县政府签订协议,招兵买马重新启动了酒厂的生产。今年春节前,我与谷文中副县长带着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去酒厂现场办公,之后又几次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4月份,杨昆几次打电话给我,说酒厂已经出酒了,请我去看看。

  十点一刻,车子到了酒厂门口,大门上方“任重道远”四个一米见方的铜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安装这几个字是杨昆去年进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工商、药监、质监、财政、经信等几个部门和镇里的同志已经到了,杨昆一脸的大胡子看不出他就是这个酒厂的负责人。

  好水出好酒。一下车,就闻到厂里有股不浓不淡的酒香,转身看到酒厂里那口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碑,走近一看,写的是“红砂井”三个字,碑上还写了一段话,大意是为什么命名为红砂井。杨昆说,这个名字是他亲自取的,碑文也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杨昆是从安徽滁州文化局下海的,也算是个儒商。

  大家一起走进酒厂的车间,刚好有两个师傅正在和着酿酒的原料。我随机和他们聊了起来,原来他们一个是杨昆从四川请来的师傅,一个是原来酒厂的老职工。走进仓库,几排一米多高的瓦缸整齐排列着,进门一个瓦缸上放着一个塑料桶,装着满满的一桶酒,上面还用红布盖着,杨昆说这是3月 28 日出的第一桶酒,他要把这桶酒送给县里。我让随行的接待处彭米红主任把酒接了,用来招待客人,也算是给酒厂做广告。杨昆拿了一个酒瓶,从一个酒缸里装了大半瓶酒,说等下让大家都尝尝。

  随后,我们在酒厂二楼简陋的会议室开座谈会,杨昆给每个人倒上了一小杯酒,我轻轻抿了一口,感觉很冲。杨昆说,这是原浆酒,也就是最先出的酒,有差不多70度,要进行降度等后期处理,才适合喝。现在,厂里每天能出400多斤原浆酒。我对杨昆说,去年你说不出酒就不剃胡须,现在出酒了,你应该把胡须剃了。会议室里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杨昆向我们介绍说,在县里各个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酒厂的生产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企业取名为郴州南方酒业有限公司,正在工商部门登记预核,酒的商标就用“红砂井”,注册走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酒厂面临的困难一是资金紧缺,由于前期投入较大,现在还有50万元的土地出让金暂时无法缴纳,导致土地手续没有办好。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等手续还没有办好。我对杨昆说,土地办证的事情我来协调。生产、经营许可手续必须按法律法规办理。质监局的曾凡球局长说,酒类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对环境生产条件要求比较高,他负责到省局请专家来现场指导怎么搞,免得企业走弯路。我马上就插话说,五月份之内就要把省里的专家请过来。其他参会的部门同志也纷纷发言。

  我想,现在酒厂虽然出酒了,但仍然还有不少的困难,特别是一些手续的办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这样既是招商引资的企业、又是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有困难的时候,政府更需要精心呵护。于是,在最后的讲话中,我说各部门对酒厂的生产经营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要成立协调领导小组,由谷文中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由县经信局吴统军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同时,还对各单位近期需要做的事情进行了明确。我还建议杨昆要在生产养生、保健酒上动脑筋,建立专门的生产经营团队,先做区域品牌,再做知名品牌.......

  下午走访村组回来,镇里的同志说安排了工作晚餐,我说今天晚上大家就喝一杯土酒,就喝杨昆酿制的“白石渡五粮液”。大家爽朗的笑声在白石渡的上空回荡。

作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黎明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