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为进一步挖掘中山大学农学院旧址—栗源书院的历史文化、文物价值,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史志办、文物管理所、县委党校、县文联、教育局、栗源镇、栗源学校等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以及邀请史学专家老干部组成10余人调研组对栗源书院开展第一次实地深入调研研讨。
图为调研组仔细查看栗源书院遗址(一)
图为调研组仔细查看栗源书院遗址(二)
图为调研组仔细查看栗源书院遗址(三)
图为雕工精细的石刻(一)
图为雕工精细的石刻(二)
图为雕工精细的石刻(三)
图为书院旧墙基
图为宜章栗源中学教学楼
图为栗源书院里的百年古树
图为座谈会研讨现场
调研组各专技人员在栗源中学现场,对旧址青石阶、石鼓、石门框、老墙脚、石柱、碑文进行了仔细查看、认真研讨,大家对门楣、门槛上的雕刻、厚重的门页、碑中隽秀文字赞叹不已,老干部还对原貌进行了回忆介绍。随后,调研组还考察了复源村革命历史纪念室,并与栗源相关人员举行了座谈会,围绕“能否恢复旧址、具有哪些意义、从哪几个方面深入挖掘?”等进行深入讨论。
栗源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是继养正书院(现一中)、西山书院(现笆篱中学)之后清代宜章8所书院之一。1940年广州沦陷时,国立中山大学撤离北上,其农学院由丁颖院长率领400余名师生分期分批到达宜章栗源书院继续学业,一方面开展教学研究,一方面宣传组织抗日救亡,鼓舞了当地民众抗日斗志,一直持续到1945年1月。
据悉,调研组4月—5月还将深度调研,加强与中山大学沟通联系,进一步挖掘栗源书院相关史料和文化底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从武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