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新闻网站讯(通讯员 罗娟)走进宜章县人民检察院,荣誉墙上 “红旗党组织” 的奖牌格外醒目 —— 该院第一党支部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这支由办公室、第三检察部、政治部 12 名党员组成的基层党组织,创新推行 “诚心、爱心、耐心、细心” 工作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检察履职效能,成为司法为民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四心”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新时代检察干警的政治品格。
诚心筑基:实干为先,赢得党员信赖
2020年1月,原党支部书记因工作调动离开后,时任宣传委员的李舒婷接过“接力棒”,她认真思考谋划党建工作,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党员活力,以一个“诚”字赢得组织和同志的信任。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积极参加党务工作培训,详细掌握党支部基础工作,确保党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创新“三会一课”形式,将党课搬到红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中心、乡村振兴联点村,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参观、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警“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实现组织生活有“党味”更有“鲜味”。推行“五必谈”,做到党员干警新入组织、岗位调整、表彰处分、家庭变故、群众反映必谈,对党员干警思想动态了然于心,先后发展两名业务骨干入党。
“李书记从不说空话,总能把党组、党总支要求和干警需求结合起来。”正是这份“用实干说话”的诚心,让她在2025年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再次以全票连任。
爱心护航:纾难解困,传递司法温暖
“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为群众纾难解困。”这是支部党员在司法救助工作推进会上形成的共识。第三检察部在办理李某某国家司法救助案时,协同残联组织,强化与民政、妇联等单位的社会救助衔接,针对残疾人家庭量身定制“物质保障+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的综合救助方案,以资金纾困、康复治疗和就业帮扶多管齐下的措施,实现了司法救助从“输血”到“造血”的有效转变。
这样的温暖故事不断上演:建立困难党员、退役军人档案,定期走访慰问;为患病干警发起爱心捐款;为资兴抗洪救灾捐赠;开展公益助学活动……三年来,第三检察部累计开展司法救助51次,发放救助金36.4万元,李某某国家司法救助案获评湖南省检察机关与残联组织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党员白玉霞动情地说:“组织把干警冷暖放在心上,大家自然把责任扛在肩上。”
耐心润民:释法说理,做实定分止争
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县综治中心检察服务窗口设置党员示范岗,推行“五个一”服务标准,即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把椅子、一本台账、一份承诺,让群众感受到“进门有温度、办事有速度”。
“义正辞严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党员干警深刻把握检察听证“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的重要作用,通过简易听证、上门听证等多种方式,帮助当事人缓解对抗情绪、不满情绪,解“法结”、化“心结”,助推涉检矛盾有效化解。近三年共举行公开听证33次,均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细心致远:精准服务,助力提质增效
“考核能不能更精细点?文体活动能不能更丰富些?学习培训机会能不能多一点?……”在“凝心·聚力”集中谈心谈话活动中,党员干警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倾听心声,回应关切。政治部认真组织修订平时考核制度,确保“干多干少不一样”,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健全完善传学讲学机制,努力实现“一人培训,全院受益、共同提升”。办公室不断提升检务保障规范化精细化服务水平,强化检察听证室、检委会子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办案条件;升级监控系统,安装门禁系统,提升安全指数;优化食堂管理,提质改造体能训练场,打造舒适生活环境,让干警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实践证明,“四心”工作法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人民群众、与党员干警需求同频共振。李舒婷表示,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红”与“检察蓝”的融合实践,通过打造“党员示范岗”等载体,让每个案件办理都成为践行初心的考场,每项司法服务都传递法治温暖,真正实现“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的庄严承诺。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娟
编辑:谭臻
本文为宜章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ngxww.cn/content/646941/52/1513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