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新闻网站讯(记者 李永东 艾学杰 通讯员 陈军)近日,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岭北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组成30多人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我国首个20公顷华南五针松群落大样地调查。
华南五针松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南五针松最重要的集中分布区之一,拥有较大面积的原生性群落。在保护区的华南五针松原始密林里,队员们正在详细调查样地所有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桩子已经打好了,20公顷样地划分为500个20米×20米的小样方,每个队员都铆足干劲,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认真对待此次调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黄松表示,大样地调查将持续50多天,目前保护区样地建设已初见成效。
华南五针松主要分布在海拔 700米至1600米山峰的顶部、山脊、悬崖峭壁、岩石缝隙或裸露的岩石平台上,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倒受伤,20公顷的样地内调查的木本植物就多达10万株,下车到达样地调查点单程需在林内穿梭1个小时,样地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队员们每天自带干粮上山开展样地调查。
“大样地调查就像是在给野生植物‘上户口’,我们将绘制好它们的‘生命图谱’,来揭示它们的生老病死以及更新的规律,进而了解华南五针松群落跟阔叶林之间的竞争关系。”南岭北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博士王旭表示,大样地调查将为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莽山地处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的中段北麓,复杂的地形、丰沛的降水、较大的相对高差,孕育出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从海拔 500 米到 1900 米,依次分布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林四个植被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这里已查明维管植物 24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0多种。后续,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南岭北江源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将依托这次大样地调查数据成果,建立华南五针松科研平台,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莽山林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勇表示,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强化大样地调查成果的运用,着力提升莽山自然保护区林地科考能力,培养莽山自然保护区的技术人才,为我国濒危树种保护生态学贡献莽山智慧和力量。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永东 艾学杰 通讯员:陈军
编辑:胡喜华
本文为宜章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ngxww.cn/content/646941/51/1513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