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宜章名人录--邝埜

邝埜(1385-1449),字孟质,号朴斋,宜章县城西邝家门人(今玉溪镇新田村),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二十一日。

邝埜自幼勤奋好学,被选为县庠生。明永乐九年(1411年),中进士。明永乐十一年,授监察御史。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令营建北京,民工数万人中时疫流行,病者甚众,邝埜奉命视察,对病者施以药物治疗,多数得以救治。明永乐十六年(1418 年),任陕西按察副使,刑政清简。明宣德四年(1429年),陕西西部遭受饥荒,他所管粮仓均已空竭,乃从别郡调动粮食赈济灾民。邝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其父邝子辅,在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 任教谕,教埜甚严。邝埜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后,曾以薪俸钱购绒褐寄回孝敬父亲,子辅大怒将原件封存退回,并以书信责问:“汝司刑名,当洗冤泽物,不要玷污这一职位,何从得此,乃以污我?”明宣德五年(1430 年),邝埜的继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他对父亲及继母的葬礼,均移风易俗,不惊扰乡民及地方官府。

明正统元年(1436 年),邝埜任兵部右侍郎。明正统十年(1445 年),升任兵部尚书。是时,瓦刺也先蓄谋进犯中原。邝埜奏请英宗备战,建议增调大兵,选派大臣巡视西北边境,停止营建北京,养精蓄锐,以备急用。由于宦官王振专权,不予采纳,致使也先入犯。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王振不与外廷商议,私主御驾亲征,邝埜上疏谏阻无效,无奈护驾出征。邝埜随大营行军,不幸坠马负伤,大家劝他回怀来城就医,他回答:“至尊在行,欲托病自便乎”。仍随军前进至宣府。

成国公朱勇率兵5万进攻鹞儿岭失败后,邝埜请令退兵入关,王振不报,并斥曰: “腐儒,安知兵事? 再言者死。”

邝埜曰: “ 我为 社稷计,岂畏死耶?”

振令左右扶出,邝埜与户部尚书王佐对泣帐中。

八月十五日,英宗率部到达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邝埜愤而出战,被乱箭射死,尸骨无存,终年65岁。

虽忠骸未归,后人仍将其衣冠葬于县城西面箭岗岭(今尚书广场),明尚书王直撰写碑文,东阳吴希纯书。明景泰初(1450-1456),朝庭赠邝埜少保,并命其子邝仪户部主事,明成化初,谥忠肃。

宜章人感其忠烈,近年对邝埜衣冠冢进行修葺,并扩建尚书广场,以示纪念。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胡喜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ngxww.cn/content/2020/07/08/760451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