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宜章站讯(记者 罗娟) “以前,我们卫生部门会出现医生、护士忙得不可开交,教育部门老师一个人带几个班的现象,这样高强度会影响工作质量。我本身就是医生,写了提案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对提案办理和回复,比较满意。”1月15日,县政协委员姚玉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的“两会”期间,县政协委员姚玉兰根据走访调研,提交了《创新人才机制、推动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提案,指出我县教育卫生部门存在人才总量不足、引进渠道不畅、人才难留等问题,并提出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是发展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事业的关键,引得进、留得住才能不断推动我县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提案一出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列为2014年提案办理重点,由人社局主办,教育、卫生、财政、编办等部门协办。
据悉,去年县委、政府出台了《宜章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关于实施人才强县的决定》,并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对我县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实施意见》、《宜章县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宜章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等文件,为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与交流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4年,我县公开招聘192名教育、卫生专技人才;对乡镇所在地、村委会所在地、教学点的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分别增加300元、500元、700元,其中,关溪、平和、莽山、新华四个乡镇在此基础上提高100元,县特殊教育学校按最高700元标准发放,乡镇卫生院的专技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0元;对农村教育、卫生岗位设置高、中职称的比例分别提高3个、5个百分点。
武汉大学法学系硕士研究生肖瑛是我县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的一员,目前是人社局专职仲裁员,她说:“我在这里工作、生活都挺好的,县委、政府以及单位都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解决了住宿、出行等保障性问题,让我能够安心留在这工作。”
姚玉兰委员说:“提案办理的效果很不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卫生部门的人才压力,改变了过去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的局面,在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县的教育卫生事业会发展得更好!”
作者:罗娟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