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日报】勇立潮头创伟业浩然正气昭千秋

  今年10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革命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邓中夏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才干,直至付出生命。他是革命老区宜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英雄儿女中的杰出代表。他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功勋永载史册。

  勇立潮头,播撒革命火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邓中夏原名邓隆渤,字仲澥,1894年10月5日出生于宜章县邓家湾村(今属五岭乡)。他自幼勤奋好学,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1917年暑假,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即中文系),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918年5月,他与李达、许德珩等组织北京高校2000多名学生前往总统府前请愿,要求废除出卖国家利益的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919年1月,他参与创办《国民》杂志,亲笔撰写了大量评述国内外时事的爱国宣传文章。3月,他发起创办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进行反帝爱国主义宣讲。5月,他参与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成为很有威望的学生领袖之一。8月,他回到宜章,先后在邓家湾亮公祠和县立高小向农民群众和县城师生广泛宣讲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在宜章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与罗章龙等人秘密组织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了重要准备。他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夏是最早的成员之一。11月,他参与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7月上旬,他受李大钊委托,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上海筹备召开中共一大。他与每位代表都交换了工作意见,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举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邓中夏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点亮明灯,引领工人群众,为开创中国工人运动新局面建立了不朽功勋

  1920年11月7日,邓中夏参与创办以工人群众为读者的进步刊物——《劳动音》周刊。后又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建立了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卓有成效地领导工人开展反对工头压迫、改善待遇的斗争。1922年5月,他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8月24日,他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铁路工人斗争史上的重大胜利。10月,领导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他深入开滦煤矿工人中宣传发动,在一次工人集会上,他情绪激昂,咬破手指,写成血书,鼓励矿工们把斗争坚持到底。

  1923年春,邓中夏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北京转战上海。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邓中夏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他还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区兼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党团书记)等职,工作任务极为繁重。他参与创办上海大学,并以上海大学总务长的公开身份,把上海大学办成培养党团和工运骨干的基地。1925年2月,邓中夏与李立三等领导上海22家日资纱厂4万名工人举行大罢工。5月,邓中夏等人领导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并任全总党团书记。

  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邓中夏与苏兆征等人组织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省港大罢工,坚持16个月之久。省港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力挽狂澜,勇挑革命重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

  邓中夏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文章。1924年11月,他在《中国工人》第2期发表 《我们的力量》,批评了陈独秀关于中国工人阶级在 “数量”和 “质量”方面都很幼稚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将来的社会革命的领袖固是无产阶级,就是目前的国民革命的领袖亦是无产阶级。”邓中夏的这些理论,解决了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邓中夏参加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秘书长,负责处理中央日常事务。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邓中夏与瞿秋白等人向中央提出举行南昌起义的计划。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邓中夏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邓中夏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代理书记。1928年2月,他在香港被捕。4月,经周恩来等人营救出狱。他参与筹备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六大结束后,他与瞿秋白、张国焘、王若飞等人作为中共常驻共产国际和赤色国际、农民国际的代表,留驻莫斯科。在莫斯科的两年里,他写出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任中共常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期间,邓中夏与瞿秋白等人同米夫及其亲信王明一伙的宗派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驰骋湘鄂,坚持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0年9月,邓中夏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治委员、前敌委员会书记。他集中全军力量攻下监利县城,紧接着,占领沔阳县城、仙桃镇,连战连捷,迅速扩大苏区。他和贺龙狠抓部队整顿,加强军事训练,提高了红二军团的政治、军事素质,大大增强了部队战斗力。他着手纠正“左”倾路线造成的一些错误,解决了苏区农民 “反水”和赤白两区群众的严重对立问题。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邓中夏与贺龙领导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反“围剿”斗争。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邓中夏任政治委员,领导建立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

  1931年9月,邓中夏开始受到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的 “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1932年春,他被安排到中共沪东区委宣传部刻蜡板、印传单、编小报。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襟为党工作。他说: “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11月,他任中国互济总会党团书记兼主任。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后被叛徒出卖。9月5日,他被引渡到上海警备司令部,旋被解送南京宪兵司令部拘留所。国民党接连派人与他谈话,妄图动摇他的革命意志。继而施以各种酷刑。他始终不惧威吓,不为利诱,视死如归。他对狱中难友说: “请你们转告同志们,我邓中夏就是化成了灰,也还是个共产党员。”9月19日,他在监狱里给党组织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 “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的!”9月21日,他高喊着 “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9岁。

  邓中夏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壮烈的一生!他以伟大的爱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思想品格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丰功伟绩,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史册上!他的精神风范是宜章红色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留给宜章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我们纪念邓中夏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心系群众、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学习他心怀天下、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学习他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勇立潮头创伟业,敢为人先谱新章。我们要继承邓中夏同志的遗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改革共识,破解改革难题,认真实施 “三步走”战略构想,建设新宜章,建成增长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宜章篇章而努力奋斗!

  邓中夏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作者:中共宜章县委 宜章县人民政府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