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了绿色的使命

副标题:———记宜章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股长郑冬英

  014年5月,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长郑冬英获评郴州市劳动模范。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郑冬英十分淡定地说。

  一

  小时候,郑冬英的爸爸在沙坪乡沿江村的林场里做护林员,四、五岁的时候,她就跟着父亲整天往山上跑。那时她就暗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像爸爸一样做一名林业工作者。

  1992年,填报高考志愿时,老师和亲戚再三劝郑冬英打消报考林业院校的念头,说女人不适合干林业,太苦了,凭成绩她可以报考更好的大学。可她依然将林学院作为唯一志愿,因为那是她的梦啊!尤其让郑冬英感到骄傲的是她的学号:一班1号,她是当年中南林学院录取的第一个学生。

  二

  “我的爱,我坚持。”分配到县林业局,她立即全身心扑到林业规划设计、营林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基层工作中。从普通科员到造林绿化股股长,从林业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郑冬英总是满怀激情,扛着那份绿色责任与使命。

  2008年年初,特大冰灾害创全县142.9万亩山林,6年来,为了绿色梦想,她带领营林战线的同事和当地林农,全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宜章林业迅速走出了灾后的阴霾。她倡导的敲冰保树、帮扶拉直、桉树截蔸重发等灾后恢复技术,在省内外很多地方推广运用。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郑冬英便潜心于作业设计、造林施工、种苗调运、检查验收、钱粮兑现等一系列业务技术工作。白天去办公室很少见到郑冬英的影子,同事们说:“飞毛腿”又下乡去了。下乡时,郑冬英总是大步流星,一个人跑在最前边,男同事或者当地的林农也跟不上,于是大家称她是“飞毛腿”。

  在营造林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过程中,她经常凌晨6点钟起床坐中巴车下乡,傍晚8点左右才回家,借宿百姓家是常有的事,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郑冬英起早贪黑、爬山涉水调查林情,一次,在平和乡田舍村与村民座谈时,谈及该村山形地貌、土壤特性、适宜树种,很多连老林农都说不太清楚,郑冬英却如数家珍,她以精湛技术和热情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人们都说她是“林业战线的老黄牛”,然而她总是笑笑说:“为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个人牺牲一点又算的了什么?”在全县退耕还林工程质检和监理工程师综合目标考核中,她连续四年名列第一。

  郑冬英心里装着林农,每年退耕还林钱粮兑现的所有手续她都办好亲自送到农户手中,不让农户多走路和多花车费,处处为林农着想。2012年11月的一天上午,在去杨梅山镇枧坪村的路上突降大雨,来到退耕农户曾宪军家,郑冬英已是满身泥水,双脚瘫痪的老曾含泪说:“小郑啊,你真是我的亲人呐!”是的,多少人把郑冬英当做亲人,她执着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

  三

  近三年,她指导完成荒山造林任务27.3万亩,指导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绿化4.97万亩。在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长清来宜调研我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工程项目时,了解到我县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绿化面积49737.5万亩时,都感叹地说道:“宜章作为湘南小县,造林绿化工作成绩喜人!”大家都知道离不开郑冬英的辛勤汗水。

  郑冬英先后15次评为县、市、省先进工作者,被县政府记功嘉奖。

  面对诸多荣誉,郑冬英没有满足,没有止步。她为了她所挚爱的林业事业,为了所肩负的绿色使命,还在不懈地追求着、奉献着……

作者:薛云松 杨祥凤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