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忠报国

副标题:——宜章古代将相贤达(一)

  宜章历史上流行脍炙人口的民谣:“一门五进士,五里三状元,隔巷两尚书。”说的是科举制度下宜章学子求取功名、仕途通达的史事。科举选士,是历代王朝选拔统治人才的手段。先秦时期就有许多举贤荐能故事,汉武帝时即诏令天下举贤良、察孝廉,到唐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为主取士。武则天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从此天下读书人热衷于科举功名,“学而优则仕”,虽老死于科场亦无所恨。正如唐诗中所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宜章自古为南夷僻壤之地,文化中兴较迟。置县以后,在儒家文化熏陶下,历代学子以科举入仕为荣,涌现出如黄师浩、杜唐卿、邝埜、邓庠为突出代表的精忠报国的将相贤达,不乏代有卓越之士的世系名门望族。

  麻田始祖欧阳庆,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生于庐陵(今江西吉安)仕宦之家,其先人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为唐代大书法家,侄孙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家族中60年间有8名进士。欧阳庆承煌煌庐陵文化之风,少时从戎,文韬武略,乾符元年(874)赐进士弟,受命登用朝官。时为唐末,中原不靖,寇起楚粤,攻陷郴宜。欧阳庆奉旨,官拜荆南节度使,提师征讨,恩威兼施,人皆感载。因平息匪寇有功,朝廷诏封南唐知平章事(即宰相),兼荆南节度使,辖如今湖北西部和湖南大部分地带。欧阳庆身为朝廷将相,然独爱宜章山川秀丽之胜、风俗人心之醇,督师宜章,几度拜谒开山寺,与高僧谈诗论道,并卜居山下,以仕为乡,最后卒于官所。朝廷嘉其功勋,以白蔴绫绢书诏,赐其子孙禄田800亩,世代免税不征,故称蔴田,后人为字简,逐成麻田。其二子均以文才和军功,官拜湖州通判和建州刺使。四世孙欧阳士端,少时即考举庠生,后任潭州教谕、楚王府教授,继而升任朝议大夫。九世孙欧阳子槐,自幼悟性极强,才高志大,宋朝丙戌(1106年)中进士,初为山西沁县威胜将军。因北域金虏猖獗,欧阳子槐克胜有功,晋升尚书左丞,后来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以君国为己任,为官清正廉洁,颇有大臣古风,年老退仕还乡,功成名就。有明代礼部尚书杨溥赞曰:“唐宋两朝拜相,公孙三代封侯;唐代平章节度使,宋季参知政事家”,并深信其子孙里“必有显用于时者”。欧阳庆后人中,有科举功名者不计其数,其中任过州府通判的4人,刺史2人,江西布政使1人,万户侯2人,千户3人,文臣武将代不乏人。三十四世孙欧阳毅,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儒雅的开国中将。

  宜章城南关街的“南郭李氏”,从明代起就被誉称“宜章一门三进士”的望族。若从其始祖李平章算起,实际上应是一门四进士。始祖李谷,是唐高祖李渊的十三世孙。生于唐天复三年(903),二十七岁举进士及第,先后在五代时的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为官。后周广顺初年(951)升中书侍郎、平章事(宰相)。在社会动乱中忠心护主,兴利除弊。959年,黄河大决口,李谷率十数州民抢堵,战胜洪灾。960年,赵匡胤立宋朝,封李谷赵国公、捲簾大将军、金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不久又转任岭南节度使,赴任途中卒于兴宁(今资兴)。太祖闻之震悼不已,追谥通天护国英烈大王。其妻卢氏夫人携子李琰庐墓三年后,再赴岭南,途中选胜宜章南门外定居兴家,称南郭李氏。其子李琰,出身官宦世家,相府门第,居宜章后,经科考入仕,由太学官至中书侍郎。偶登仕途,知可则止。还乡后,引导开阡陌,修水利,兴农耕,并创建玉林书院,广育人才,为宜章社会文化发展颇有贡献。李谷五世孙李伯湛,生于宋乾道六年(1170),自幼聪颖好学,嘉泰二年(1202)登进士及第,初任吉州永新尉,主动赈灾救活数千人。时当湖广江南峒寇猖獗,李伯湛努力训练乡兵,据要寨御之,贼寇闻风而逃。后转任德庆府教授、恩州佥判、摄守事。当地海盗与官府捕快勾结,掠夺商贾,反诬商贾为盗,官府昏不察实,把许多商贾捉进大狱。李伯湛到任后,一一复查,为冤屈者平反。当时已久旱不雨,而蒙冤者放出大牢后,突降大雨,州人大悦,纷赞青天有眼。后来升为吏部尚书郎,赴任途中卒于曲江。李伯湛次子李居方,宦名作解,生于宋庆元庚申(1200)年,幼时励志鹏程,淳佑甲辰(1244)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为宋理宗主典文书,掌赞制诰十几年,深得皇帝器重。宝佑六年(1258)皇帝特为其封诏书,赞其“久谙国史实录御牒,日历夙究天经地纬”,特晋李作解为奉政大夫,“以彰尔帷钦哉”。父子进士,誉满岭南。李谷长房七世孙李均昀,宋淳佑甲辰与李作解同时考取进士。接连三代有进士,在宜章史上留下佳话。据南郭李氏族谱记载,自始祖至清代,族人广布湘、粤、桂、川诸省,族中登进士者有4人,解元1人,中举人36人,贡生73人;任朝廷三品以上高官者8人,知州府以上者68人,知县百余名。进入民国后,既有国民党军中将李范文,又有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李灿。千载南郭李氏,代代英才竞秀,为宜邑世系望族。

作者:李安牛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