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优越独特
宜章位于湖南省南端,北纬24°53′~25°41′,东经112°37′~113°20′,东邻汝城县、广东乐昌市,南邻广东乳源县、阳山县,西接广东省连州市、湖南临武县,北接郴州市北湖区、资兴市,全县边境长392公里,其中与广东交界长达225公里,古称“楚粤之孔道”。面积2142平方公里,现辖11镇、11乡(其中瑶族乡1个),349个村,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7万人。
境内主要山脉有莽山、骑田岭、西岭、瑶岗仙。最高的莽山横卧湘粤边境,属南岭山脉骑田岭支脉,面积206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南亚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84%以上,有“中国树木园”“第二西双版纳”之称,珍稀动物:华南虎、红面猴、水鹿、毛冠鹿等;主要景观有:鬼子寨飞瀑、岩子石、林子坪水库、猛坑石、摩天岭、火烧坳,主峰猛坑石,最高处海拔1902.3米,是宜章境内的最高峰。北面是骑田岭,山势连绵,毛泽东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就是写照,是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峰是二尖峰,海拔1654米。主要河流有武水、章水、玉溪河、长乐水等。年均温18.3℃,1月均温7.1℃,7月均温28.1℃,年降水量1600毫米,无霜期292天。
资源——丰富奇特
宜章是一个红色的革命老区。宜章是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宜章年关暴动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列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宜章是中共缔造者之一、中国早期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同志的故乡,江泽民同志亲笔为邓中夏同志故居及铜像题词。在宜章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涌现了毛科文、胡少海、张际春、陈光、欧阳毅、曾志、彭儒等党政军优秀人才。 县城主要人文景观有:湘南暴动起义旧址,邓中夏烈士铜像。
宜章是一个金色的矿藏宝地。本县矿产资源丰富,享有“有色金属、建材、煤炭之乡”之称。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煤、钨、锡、铅、铜、锑、钼、大理石、石英石等9类共36种,国土资源部对外发布骑田岭为迄今世界最大锡矿资源基地。煤炭已探明表层储量达1.5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宜章境内还办有湖南省属瑶岗仙钨矿。莽山花岗石在1992年日本石材博览会上被誉称为“中国第四红”。工业以煤炭采掘业为主,其次是建材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和手工业等。出口产品有结晶硅、硅铁。
交通——四通八达
[京广铁路]始于1933年7月通过县境段动工的粤汉铁路,1936年4月28日在太平里打下最后一颗道钉接轨,6月通车,境内长20.9公里。1978年10月,衡广复线动工,1988年12月26日复线通车。
[坪梅铁路]又称南岭铁路,1948年由广东省政府投资修筑坪石经包公庙至狗牙洞;1969年9月1日,包公庙至梅田段动工,1970年4月30日通车,境内总长53.3公里。
[白杨铁路]起于京广铁路白石渡站至杨梅山浯溪站,1942年10月动工,1943年3月12日竣工运行,全长13 .8公里。
[国道107线]为北京至深圳的二级公路,境内段始于1934年修成通车的湘粤公路,穿越我县沙坪、城关、城南、栗源、岩泉、一六、黄沙、东风八个乡镇,境内长61.9公里。
[省道S324线]起汝城至蓝山,1954年动工,1958年全线竣工,1978年改沥青路面,达到国家三级路面标准,穿越我县里田、赤石、杨枚山、白石渡、城关、城南、梅田、浆水、迎春九个乡镇,境内长95.7公里。
[京珠高速公路耒宜段]1998年9月动工,穿越我县沙坪、城关、城南3个乡镇、12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境内长24.7公里,2002年12月26日通车,宜韶段2003年3月3日通车。
[武广客运专线] 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全长995公里,2005年动工建设,计划2010年年底建成通车,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建成后坐火车从武汉到广州只需4个多小时,途经我县太平里、杨梅山等乡镇。
[宜凤高速公路]2007年动工,穿越我县城关、城南、梅田、浆水、长村、黄沙等6个乡镇。北接京珠高速公路,南承广东清连高速公路,全长49.777公里。
[夏容高速公路]四川成都至福建厦门,途经我县平和等乡镇。
来源:宜章党建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