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宜章红色旅游攻略之线路游

  红色旅游所涉及到的景点景区,是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抵抗外侵寻求和平的年代,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生命赞歌,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存,革命精神的内涵不朽,今天的人们参观游览先烈遗迹、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令革命精神蓬勃发出新的活力,重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旧址座落于宜章县城中心,占地面积为4084m2,建筑面积为2789m2,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初为守备署,1919年改为县立女子职业学校。1996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中宣部公布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旧址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点击跳到下一张

湘南起义

  2、湘南起义纪念馆

  湘南起义纪念馆建于2003年,版面展出千余平方米,采用立体与平面相结合,实物与图片相结合,音响与讲解相结合的展示效果,集中反应了湘南起义在中国革命所占的位置和历史意义。

  3、湘南起义旧址群——碕石彭家

  彭氏宗祠、玉公祠、中共宜章县委旧址位于迎春镇碕石村,始建于清代。现已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邓中夏故居

  邓中夏故居建于清代,为尖山顶垂脊墙的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33.9m2。门楣上方悬挂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邓中夏故居”匾额。故居于1995年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后坛岩兵工厂遗址

  后坛岩地处圣公坛村后约3公里的石山腹部,为三叉形溶洞,前后有出入口,通风干爽,洞高约5米,进深68米,洞顶布满犬牙交错的钟乳石,洞内面积约400平方米,可容纳100余人活动。

  6、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旧址

  后方医院在圣公坛村后侧,为农村普通的泥砖墙,小青瓦,硬山顶,出檐墙二层建筑,面积为68.6平方米。一进是明间,左右为厢房,原是安排伤病员医治的场所,二楼较低矮,基本不住人。

  7、湘粤古道

  湘粤古道,俗称九十里大路,是古时宜章至郴州的必经之路。湘粤古道始建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为统一中国而远征两广的五十万大军踩出的雏形。到汉室建武年间,桂阳郡太守卫飒为方便南北交通往事,发展中原与南越的经济贸易,促进粤汉人民的融洽,便在原基础上大力改造湘粤古道,沿途铺成三米宽的青石路面,修建亭馆、驿站,方便南业北往的仕商行旅邮差食宿、歇憩。到明末清初,由于吴三桂叛清,淮淮无法入湘,湖湘人民主食粤盐,面广东缺铁,于是进行资源互补,粤盐湘铁源源不断地通过湘粤古道进行贸易往来,驮货骡马多时日达2000余匹,热闹异常,为南北当时的经济主动脉。故古道路而还残留有许多深陷的骡马蹄印,路侧还保存有古石刻、古店铺、古凉亭、古桥梁等许多文化遗存,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8、艮岩石刻

  艮岩石刻位于中夏公园内,素有“艮岩龙隐”之称,为宜章八景之一。艮岩石刻始于宋,止于民国三十年(1941),历代石刻面积约110m2,集篆、隶、行、楷、草书之大全,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其字形大如斗,细如绳,大的字径有50余厘米,小的在方寸之间,其中“艮岩”、“龙隐”、“亨泉”、“行云流水”等最为有名。字体结构严谨,石刻刀法有力,虚实搭配得当,气势怀若虚谷,可谓上乘之作。且有地下河水淙淙外溢,清澈冰凉,自古就有多少文人骚客前来观赏、描摹,游人如织,流连忘返,是一处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9、蒙岩石刻

  蒙岩石刻位于宜章一中校园内,最早见于宋淳熙丙午年(1186),晚至清道光五年(1825),历经八百余载。石刻颁布在洞壁及摩崖之上,面积约100m2。篆、隶、行、楷、草各体书法均有,运笔气吞河山,刀功苍劲有力,秀如行云流水,势若大气磅礴,可谓龙飞凤舞,气象万千,点、撇、横、捺、竖、弯、勾笔笔到位,字字有神,真乃书家大手。尤其“虎”、“龙”、“介石”、“天巧”最为见著。

  10、邝埜墓

  邝埜,字孟质,别号朴斋(1385~1449),明永乐九年(1411)考取进士,遂入督察员理刑狱。后官拜监察御史,陕西按察副使,应天府尹、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素以“廉平”而得名,《明史》及省、州、县志均有记载。

  明景泰年间,北部瓦剌也先部落进犯中原,邝埜抱病随驾亲征,后死于怀来土木堡。邝埜死后,尸骸未归,其子邝仪奉旨从京师将其父衣冠运回故里安葬。墓封土堆高4.8米,底径10米,墓前有朝廷为表彰邝埜“勤政廉平,匡扶社稷”公德碑一块,并在墓前通道两侧,竖有翁仲、石羊、石虎、石马各一对。现已开辟成一处很好的旅游胜地。

  11、蜡园历史文化名村

  蜡园古村落位于宜章县白沙乡蜡园村,一色的二层青砖青瓦砖木结构建筑,现存古民居200余栋,占地面积近三万平方米。蜡园古村落建筑很有特色,宏门梁、窗户均刻有木雕,造型灵动,雕刻工艺高超,门楣也有许多行、楷书法,字迹苍劲浑厚,厅内有照壁,刻有人物、花卉、动物等线条流畅的灰雕,文化氛围相当浓厚,体现了一个家庭尚文之风。且建筑格局大气、精巧,巷巷相通,户户对称,规划得相当齐整、科学,当属古代建筑的一朵奇葩。

  12、宜章华山红林生态农庄、城关水浸窝杨梅、笆篱范家生态园

  13、宜章县南部

  宜章县南部的五岭群山中,有一座林木叠翠,风光绚丽的绿色宝库。这就是素有“第二西双版纳”和“南国天然树木园”之称的莽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树木植被种类繁多,形成了独特有趣的格局;热带、亚热带、温带,还包括少数热带的森林植物,都在这里聚集会友,欣荣杂居。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许银娟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ngxww.cn/content/2012/01/16/741564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