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谢宋“良友缘”,最浪漫的事慢慢聊

几口人过日子,同一品种新鲜蔬菜,一次买上三五斤总够了吧?

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不按套路出牌”,经常买回一大堆蔬菜,几天都吃不完,家人最初不解。

谢运良解释:“一些老人挑着自种小菜进城,我撞见了,不讨价还价,剩下多少就买多少,好让老人空了担子早些回家,不用等到中午饭点仍在饿着肚子叫卖。雨天少淋些雨,冬天少受些冻。”

勿以善小而不为。谢运良买一把小菜也自带善意,良苦用心家人秒懂,谢家小菜就这样以善良调味。

图片

谢运良下厨房。

谢运良已五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得上国家最高议政参政殿堂,也下得了厨房。油炸糍粑、糖醋排骨,是他拿手好菜。

美食香气四溢,谢家三代八口人会在餐述、茶述中,民主决策公益慈善大事,“连4岁小孙子都有发言权”。

2021年10月,谢运良、宋友英夫妇捐资328万元,在宜章县城修建了人行天桥“吉兴桥”。

图片

谢运良夫妇联名修桥。

一年后,2022年10月,谢运良提议捐建第二座人行天桥。

“说实话,爸爸一捐就上百万级,而我们跟客户谈价以五分、一毛计,还是蛮不舍的。”谢运良儿媳李丽燕坦言。

家庭民主决策会上出现不同意见,有家庭成员主张缓缓再修。因当时正值疫情焦灼期,不少人“一阳再阳”,用工难用工贵,预计会增加造价几十万。

“这座天桥争取在2023年春节前完工,缓解节日出行压力,我们不算金钱账,要算就算社会价值大账。”谢运良说服了家人。

2023年1月19日,春节前两天,短短两个多月,造价268万元的人行天桥“捷利桥”一桥飞架,“阳”而宅家者一出家门,惊讶眼前上演“魔术”。附近小区出行人欢车畅。

不含捐资596万元修建的两座人行天桥,有人根据票据统计,谢运良已累计向社会捐款1920万元。

热心公益慈善一掷几千万,这是谢运良“慷慨A面”。日常生活中,谢家则打开“节俭B面”。

谢运良刷抖音淘衬衫,70多块钱一件,收到了货感觉“性价比不高”,会选择“无理由退货”。

谢运良妻子宋友英、女儿谢琴、儿媳李丽燕,三位成年女神很少化妆,包包一两百块钱一个也“拿得出手”。

谢运良向母校捐赠了一架5万多元的三角钢琴,却舍不得给孙女买;给孙辈发生日、节日红包,先是600元,后来采纳儿媳李丽燕建议,降至100元、200元。

谢家循环用水,洗菜水洗衣水小桶大盆盛着,拖地冲厕所……

图片

谢运良一家三代八口人。

谢运良、宋友英夫妇都泡着苦水长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会当家。节俭初心始终如一,成了谢家本色、底色。

出身于宜章县笆篱镇一扇“篱笆门”,谢运良八岁丧母。乡下土砖房20多平米,父亲、两位哥哥与他,四个“纯爷们”蜗居,苦哈哈、穷兮兮。

不到15岁那年,谢运良贩卖香梨挣学费。一次挤火车,因年少力弱,香梨担子一头倒,散失了半箩筐梨子,他急得哗哗掉泪。

赶至电影《黑三角》放映点卖完香梨,为省下一块五毛钱住宿费弥补散失梨子的损失,一条砍肉凳上,谢运良倒头便睡,被蚊子叮出满身红点。

自己“淋过雨”,至今看到老人挑担小菜进城,“扁担客”唤醒谢运良的共情心,他情不自禁地去“撑把伞”,故而有了文章开头买小菜也自带善意那一幕。

谢运良妻子宋友英,娘家“大姐大”,打小感知生活艰辛,长姐如母带着四个弟妹长大。

宋友英偷师自学了缝纫手艺,缝制裤衩到宜章县原天塘乡圩场赶闹子,摆地摊贴补家用。

宋友英端庄秀丽、清水出芙蓉,正在附近一家诊所当学徒的谢运良走过路过没有错过,“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认定宋友英就是自己心目中的贤妻良母。

媒人牵红线,谢运良上宋家插了一次田,结果没人能插赢他。宋友英了解到谢运良善良、勤奋,不嫌弃他没有婚房,两个“苦瓜”情投意合。

置办嫁妆时,宋友英独自一人,从5公里外圩场背回了立式木衣柜,挑回了缝纫机。

三年爱情长跑,1988年并蒂连藤,谢运良、宋友英携手逆天改命。

一生“良缘”“英(姻)缘”“良友缘”,谢运良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宋友英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图片

谢家五位成年人都是好人会员。

“好人之城”宜章县里,谢运良一家既是“和睦之家”“节俭之家”,又是“好人之家”,五位成年人都是宜章县好人协会会员。

2005年,谢运良生平第一次干一件大好事,捐资10万元给笆篱中心小学硬化道路、操场。当时,他创办的吉兴纸业公司正上马一条新生产线,会计说他是“打肿脸充胖子”,捐了款恐怕连工资都发不下。宋友英力挺,“没关系的,可以边做好事,边抓好生产”。

图片

谢运良夫妇给车田村老人发放慰问金。

谢家向善而行,2024年重阳节,九九艳阳天,好人敬老人。

宜章县笆篱镇车田村,一支“好人军团”助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为村里136名75岁以上老人发放了棉被和慰问金。谢运良妻子宋友英、儿子谢剑管理的吉兴纸业公司,承担费用8万多元。

图片

谢琴河南灾区清淤。

一个大爱男人背后,不仅站着一位贤妻,还养育出了一名“创二代”女儿。

女儿谢琴打理湖南百捷利公司,谢运良言传身教,给她三个“创业锦囊”:诚信勤奋、守法依规、有爱心有情怀。

2021年8月,河南发洪灾。上阵“父女兵”,谢琴跟随父亲谢运良,连夜驱车1200公里驰援灾区,并主动到巩义市米河镇一所初中清淤,穿上套鞋一干就是5天,“平生第一次那么长时间干体力活”。

谢运良儿子谢剑、儿媳李丽燕,都是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两人曾是小学同学。

昔日武警“警花”李丽燕,白领丽人、“谢家堂前燕”经常为宜章县好人协会当迎宾“礼仪小姐姐”。谢剑、李丽燕夫妇爱带着孩子去乡下陪伴独居老人,给老人做上一顿热乎饭,教育孩子从小敬老爱老。

图片16.png

谢剑、李丽燕带孩子(队伍最后三人)给独居老人做饭。

修身齐家,谢运良家庭先后荣获郴州市“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和2020届湖南省级文明家庭。2025年5月,获评了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宜章县城好人公园、好人之街,都可见谢运良与宜章好人的宣传照。谢运良孙女特别自豪,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道:“我的爷爷是一团火,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向上向善的种子,扎根发芽“谢三代”心中。

传播正能量影响后人,让慈善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是谢运良最开心的事。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胡喜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