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普丨生物多样性保护常识

图片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为全球的物质转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条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贵州省拥有充沛的水热条件及众多的河流,地域内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包括森林、湿地、草甸、喀斯特、农田、城镇6大类型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了许多濒危和特有物种,是中国内陆陆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物种约24547种,其中高等植物353科2131属10,134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占全国高等植物的28.32%;脊椎动物1056种,占全国脊椎动物的24.24%;大型真菌1166种,占全国总物种数的31.00%。

拥有黔金丝猴、黑叶猴、豹、林麝、黑颈鹤、白颈长尾雉、大鲵、雷山髭蟾、银杉、珙桐、梵净山冷杉、单性木兰、掌叶木红豆杉等珍稀濒危动植物。

另外,贵州既是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富集大省,又是全国四大中草药产区之一。贵州有500多种食用植物,40多种农作物,100多种蔬菜,127种果树,500多种菌类农业资源品种近6000个,其中有不少名特栽培和驯养的珍贵品种。素以“地道药材”之乡著称的贵州,有药用植物3700多种。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来源:网络

编辑:胡喜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