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传承匠人精神 弘扬匠心文化

红网宜章站讯(通讯员 薛云松)日前,笔者来到栗源镇新坪山村107国道边的万龙耕艺坊,一件件精美木雕工艺品一下子把我们吸引住了。这里有独具当地民间风格的祠堂门廊木雕,有家庭神龛木雕,有茶几茶凳木雕,有屏风木雕,有根雕,有奇石木雕,琳琅满目,美不用收。

万龙耕艺坊的主人叫陈万龙,35岁,朴实寡言,一脸温厚,却有一对木雕人特有的灼热锐敏目光。他说上初中时就利用课余时间,跟父亲学木雕,潜心木雕20多年,只觉得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因为作品好,“陈氏木雕”在当地影响大,受到欢迎,生意一直很旺。陈万龙说:“一年到头做不赢。”今年10月,“陈氏木雕”被列入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陈氏木雕_副本.jpg

“陈氏木雕”是祖传手艺,陈万龙告诉笔者。父亲是郴州市民间艺术协会会员,协会主席游接辉很看重“陈氏木雕”,陈万龙常向游接辉请教,得到游接辉精心指导和鼓励。他自己每年都要抽时间到外地参观考察,虚心求教,渐渐有了心得。他说艺由心生,心灵才手巧,终于明白民间艺术创作个性与共性、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事有凑巧,今年来到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兰四兵,是民间木雕收藏家,慧眼独具,激励他把“陈氏木雕”做到更精更强。村支两委把“陈氏木雕”列为村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陈万龙投入近200万元新建了“万龙耕艺馆”,目前,正在装修中,春节前可开馆布展。

来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廖泽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