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日伍:心存贫困户 发展产业致富路

  红网宜章站讯(记者 罗婉铭)在浆水乡茅栗村有这么一位好心人,心中总是装着村民,农务劳作总是先忙完别人的,最后才忙自己的,他叫黄日伍,茅栗村下婆园村民,第九届县政协委员。

  来到村里,正遇上黄委员在鱼塘喂鱼,于是,我们从喂鱼聊开了话题。黄日伍早年在外地务工,2011年受人指点,回到家乡筹资开始办渔场,发展种养植,办起了家庭农场。

  渔场开始建设时,村里的贫困户都来到渔场做事,黄日伍积极主动帮助本村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渔场主要以养鲤鱼鱼苗为主,目前每年销售三到五百万鱼苗,以郴州市场为主,最远销售到韶山,经常供不应求。每年2--6月份是渔场最忙的季节,也是解决贫困户就业最集中的时间段,帮扶数量达到十几户,让贫困户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有一定的收入。

  黄日伍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他们已长期固定在渔场工作,每年有一至两万的收入。其中贫困户黄细伟从渔场开始建设时就到渔场工作,每年有稳定的收入,结合国家扶贫政策,加上黄日伍的帮扶,危房改造已完成,2016年实现脱贫。他满怀感恩的说:“在这里做事七八年了,每年有一两万的收入,多亏了党的政策好,黄老板的帮扶,现在吃住都有了保障。”

  黄日伍除了养鱼,还发展种植,他在村里承包的100多亩土地,五六十亩养鱼,三四十亩用来种烤烟、水稻。每到播种和收割季节,如果村民有需要,黄日伍总是很热心先用机械帮助村民播种和收割,等村民的农活忙完了,最后才忙自己的农田播种或收割。村民都说他是大好人。

  提到黄日伍,村支书黄三红对他满口赞叹,他说:“人很实在,当初是为了带动村里贫困户发展,早日脱贫,他才发展种养殖,才养鱼,渔场在建时,全部的贫困户在这里做事,2015年脱贫14户,他本人结对2户,但是辐射的贫困户都到位了,15户全覆盖了,2016年脱贫1户,贫困户在这里做事有一定的收入,解决了一定的困难。”

  作为普通的村民,能想到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村里干部和贫困户对黄日伍都是赞叹有嘉,他本人作为政协委员,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他说:“想把现有的产业做大,增加种养殖的品种,带动村民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让贫困户不再返贫。”

  茅栗村因自然经济环境薄弱,缺资金、缺技术而致贫,近年来,在黄日伍的带动下,发展种养殖,不让土地和水田荒芜,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收入,大部分贫困户已脱贫,走出贫困。

作者:罗婉铭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