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宜章站讯(记者 薛云松 通讯员 王海波)近日,笔者深入园区企业项目建设一线,感受到企业项目建设的一片火热景象,适美皮具制品和双鑫实业项目现场,多栋厂房主体竣工,正在加快实施厂区内的道路硬化和给排水等工程,沣海环保科技项目8万吨/年氨水充装生产线即将安装调试,顺天物流拟用地现场,园区征地工作组正冒着烈日组织实施放线测量……
政府重视:形成“两区四园六项目区”格局
宜章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湖南省第一批成立的省级园区。宜章经济开发区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5年来(2012-2016年)实现了“弯道超车”后发赶超,宜章产业园区按照市委“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部署,着力“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效益”,全力以赴抓投入,攻坚破难抓转型,齐抓共管优环境,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来势喜人,园区由单一工业化区域向工业化城市新区“华丽转身”。
2012年12月经省发改委批准,设立宜章氟化学工业集中区,宜章成为同时拥有2个省级园区的县市。五年来,县财政通过直接投资、融资、代建、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加大园区建设的投入。公共财政投入园区建设资金累计5亿余元,比过去的五年时期翻了两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两区四园六个项目区”。
近五年,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园区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园区建设奋进年、促速增效年、科学跨越年等一系列活动,统筹推进了以园区建设为首的五项重点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宜章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政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园区设置政务服务分中心,授权委托了74项行政审批事项,行使“2号公章”,真正让行政审批率先在园区简化、办事效率率先在园区提速、优惠政策率先在园区实现。配齐配强配优园区领导班子,打造务实高效的园区干部队伍,为企业项目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方位优质服务。同时,支持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创新创业园及飞地经济示范区,推行了部门乡镇支持园区建设的考核办法,实施了“一办六部”项目考核调度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园区引进各类企业100余个,伯朗电梯、阳普医疗、通达挂车、立敏达电子、湖南福鹅、恒维电子、蒙源精细化工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12-2016年,园区技工贸收入从43.4亿元增加到231亿元,年均增幅达51%;工业总产值由31.8亿元增加到190亿元,年均增幅68%;工业增加值由10.8亿元增加到58.8亿元,年均增幅34%。
五年来,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提高到67%;上缴税金从1.9亿元增加到4.7亿元,年均增长20%;利润总额从0.95亿元增加到2.29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从业人员从8943人增加到19259人,年均增长17.8%;人均产值由15.67万元增加到75.18万元;人均上缴税金由0.75万元增加到1.97万元。在湖南省134家省级以上园区18项指标综合评价中最好排位为第30名,在湘南片区最好排位为第3名,被誉为湘南经济开发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年来,园区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实施了101个产业项目建设和27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80余亿元,建成投产企业近70家。2017年园区继续上紧产业项目建设的发条,实施新建项目10个,续建项目17个,总投资近40亿,目前开工率90%以上。另外,今年园区有9家企业、项目纳入全市2017年重点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笼子,产业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五年来,园区成为全县产业结构优化的助推器,成为全县工业产值和税收的最大来源,成为全县吸纳就业,促进群众增收的主阵地,成为全县重要的科技创新区,目前,产业园区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企业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家,创新创业型企业50多家。
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桥亮说:“宜章产业园区未来几年的发展,应按照‘两区四园六项目区’的总体规划,要着力实施‘1234’工程,即打造1个五百亿级园区;成功实现2个创建目标,即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3项工程,即推进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核心区、飞地经济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打造4个基地,即国内重要的新材料基地和氟化工基地,湘南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湘粤边境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湘粤赣边境重要的物流基地。”
作者:薛云松 王海波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