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人•圣人•好官

副标题:——对话王跃文

  作家王跃文应邀来我县《蒙泉讲堂》谈《大清相国》创作体会。2月25日,在作家下榻的和一大酒店,就“好人·圣人·好官”这一主题,记者对他作了一次专访,现将主要访谈内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记者:王老师,神交已久。《大清相国》在我县也是很受欢迎的一本书。王建球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春节期间一定要读读这本书,上班以后的迎春座谈会上又谈这本书,最近一期《宜章报》对此作了大篇幅报道。

  王跃文:我看到了这期《宜章报》,还收藏了两张作为纪念。

  记者:你的《大清相国》写了一位好官,我们今天一起来的这几位是了不起的好人,袁贤光老人家做了一辈子好事,是中国好人榜的好人,谭兰霞是“全国最美教师”、谢作塘是全国优秀教师,他们都要来看看你,对你心仪已久。

  袁老:宜章好人多。2015年就推出了4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王跃文:欢迎,欢迎!这是黄部长领导得好,我们今天就是要多宣传多推介好人和好官,这是一个民族的正能量,是民族精神的旗帜。

  黄志莲:我们这位老记者也是宜章好人,是写好人的好人。

  记者:我算不得好人。我是在采访好人过程中享受好人、学习好人。

  王跃文:对,我也有这个体会,在采访中常常被我的采访对象感动,作家在创作中则往往被自己所写的人物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引起作家对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作家写小说,小说也在写作家。

  记者:袁贤光老人的事迹特别感人,我对他的总体感觉是“感天动地”。关于他的报道是我和唐湘岳合写的,发表在2014年5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有一万多字,题目叫《老百姓是天》。这篇通讯里,我们阐述了一个这样的观点:共产党员来自老百姓,但他们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是老百姓中有担当的好人,而党的干部应该是好人中的好人。

  王跃文:对,我赞同这个观点。做好人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但有些人做不到。清廉是对一个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但有些公务员做不到。

  记者:《大清相国》里的陈廷敬首先是个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是好人中的好人,他是个纯粹的人,因此他对朝廷、对国家的忠诚也是纯粹的,终生不渝。

  王跃文:陈廷敬称得上是完人、圣人。他坚守儒家几千年的道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做好,把家庭管好,把家人教育好,是儒家入“仕”的先决条件。

  记者:陈廷敬在今天仍有很好的榜样作用。他给我们最重要的启迪是“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

  王跃文:陈廷敬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他奉行“知行合一”,言行要合天地大道。

  记者:宋明理学特别倡导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知行合一”更有创造性的阐扬,他的“知行合一”是一元的,不是二元的,即知是体,行是用,体用一如,是悟达天地大道之后的自觉,很了不起。湖南的曾国藩也很强调这一点,在真正的好人、好官那里,灵魂就是行动,行动就是灵魂。

  王跃文:对,对,这是高境界。

  记者:感谢你为读者塑造了这么一个好官形象。听说,你原来也是在机关拿笔杆子的,听到很多关于你的故事。

  王跃文:我的故事传来传去就不像我的故事了。我是溆浦人,溆浦跟宜章一样,也是革命老区。溆浦人思想活跃,特别勤劳。我在机关工作十几年,一直给一把手写讲话稿,先是给县长写,给市长写,后来给省长写。

  记者:再后来,终于给自己写了。我最开始读到你作品是《国画》,官场小说到今天还没有超越《国画》的。其间还读过你的不少小说,其中有一部《蜗牛》,不知是不是你写的。

  王跃文:有的是冒我的名,《蜗牛》是我写的。

  记者:最近很认真地读了你的《大清相国》,耳目一新。从《国画》到《大清相国》,你写了两个官场形象:最坏的与最好的,正呼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像狄更斯所说的工业上升时期的英国一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文学的层面上,你把握得很准。

  王跃文:壮阔的时代都是这样,两个极端共存。

  记者:我从事新闻工作,社会接触面较广,深感大转型大变革时代,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欲望充分释放出来以后,两个极端都尽情展现。叛逆与回归,异化与坚守,可以看得很分明。

  王跃文:是的,是的。我也没有想到《大清相国》会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正反映了民心所归,党心所归。中国向前走,必须汲取历史养料,从传统那里找到丰富的精神资源,让历史照亮未来。

  记者:湖南作家厉害,有思想,有担当。湘西出大作家,大艺术家,如沈从文,黄永玉,人才辈出。

  (此时,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张润槐进来拜访他。)

  张润槐:听说你今天来了,非常高兴。春节后才上班,黄部长就跟王书记和我说,要请你到宜章来,你是第一次来宜章吧?

  王跃文:是第一次来宜章,但郴州来得不少,临武三次,桂阳去了一次。

  黄志莲:你到桂阳讲了以后,反响强烈,我们也下决心要请你来讲。王书记、张县长都十分支持。

  张润槐:《大清相国》,我原来读了两次,后来又听了一次,那是广播电台改编的,九十多集。这次在春节期间又读了一遍,今年来宜章上班的路上写了几点读书体会,这部小说每读一遍都有很深的启示。

  王跃文:这个春节我在长沙过的,春节期间也在读书。春节后,北京那边有个活动,我赶到北京,刚下飞机就接到省里的电话邀请我参加省长读书会,谈《大清相国》。有人开玩笑说,省长读书会你不参加,宜章的读书会你就去了,其实北京那边的活动定了,实在不能改变了。

  黄志莲:《大清相国》在全国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应该改编成影视剧。

  王跃文:正在拍摄中,电影和电视都在拍摄中。我的另一部作品也在拍电影和电视剧。

  黄志莲:我们等着看电影和电视剧啊。

  张润槐:到宜章两个月了,感觉非常好,宜章好人多,向善向上的空气浓厚。

  王跃文:对,宜章好人多!“秀才人情纸平张”,我送给宜章人民的只有这本书。袁老保重!谭教师、谢老师保重!

  袁老:明天我们都要去听王老师的课,不知有没有座位?

  张润槐:有,有,我们会安排好的,请你们去听。

  (根据录音整理)

作者:薛斌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