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奔波劳碌的一天

副标题:———袁贤光的新故事(之三)

  红网宜章站讯(记者 邓德茂)10月22日,记者早上8点前准时来到袁贤光家里跟踪采访。袁老住二楼,一大早就有3个人到他家求助。8点钟,袁老出门了,记者陪同老人来到教育局门前等公交车,等了近40分钟,才等来1路公交车。公交车走走停停,20分钟后来到了玉溪镇东湾村路口,又步行了10多分钟,来到失独老人邓中心家。

  邓中心今年80岁,残疾,是“阳光家园”志愿者帮扶对象,也是袁老经常关心的对象,前几日志愿者蔡老板捐资6000余元把老人家的水管装好,“阳光家园”发起人梁师孔与邓中心“结对子”,为老人家买了洗衣机。袁老握着邓中心的手嘘寒问暖,把两袋牛奶交给她。袁老说,为她办好了每月220元的低保(包括五保)。邓中心说:“感谢袁老对我的关心,来我家看望我很多次了,我非常感谢!”

  接着,袁老应约去参加玉溪镇党的群众践路教育实线活动测评会,此时已是10点10分,没人派车来接他,走了一段路,搭上公交车,急急忙忙赶到镇政府,正好碰见几个老人在镇政府大厅发急,不知道找谁办事好。袁老立刻上去问:“老人家,您有什么事?您是哪个村的?”有个叫黄金莲的老人回答说:“我是吴家村11组的, 78岁了,想办低保,不知道找谁,老伴是抗美援朝回来的,后来自缢死了,4个儿子都是农民,大崽当兵回来,老二崽有病,我也有病。” 袁老说:“老人家,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的。”还有一对老夫妻也是吴家村13组的,因为儿子夭折,生活困难,也是要求解决低保问题,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袁老说别哭别哭,但他自己也哭起来了。袁老一边跟他们交谈,一边记着本子,说:“我带你们去镇政务中心民政窗口,请办事人登记一下。”正上楼时,听说测评会已经结束,正在开镇计划生育工作会,袁老坐到前排。坚持听完。

  接着,袁老往市委督导组办公地赶。路上,水浸窝村支书邱来祥开车送袁老来到和一大酒店。走进市督导组常务副组长颜新民办公室,玉溪镇的书记和镇长已经坐在那里了,今天大家约好到这里协调解决长冲村村民王章芬的安置地问题。

  王章芬跟丈夫离婚了,现带着11岁的儿子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是袁老跟踪维权了11年的上访户,之前,《郴州日报》报道过她的遭遇。为解决王章芬宅基地问题,欧阳锋书记作了4次批示,要镇里办理,但一直没有落实。颜组长说,这个信访案件想听听镇里的意见。玉溪镇书记、镇长向颜组长谈了三个解决方案:一是在自家的自留地建;二是在五组安置地建;三是到县里项目安置地建。

  袁老发表意见说,王章芬孤儿寡母奔走了11年,遭到家庭暴力和第三者侵权,曾告到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李江那里,在李厅长直接干预下,户口入迁到2005年终于办好。这个女人太可怜了,她的宅基地必须尽快落实好。

  颜新民说,你们说村规民约规定离婚的妇女不分宅基地,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是不合法的,必须依法办事,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专门谈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不能违法办事。现在撇开王章芬不说,撇开法律不说,安置她的儿子总是天公地道吧,王章芬的儿子是不是长冲村五组的后代?这个思路提醒了袁老和玉溪镇的书记、镇长。颜新民最后说,不损伤长冲5组任何利益,领导给你们批复了第三个办法,你们就写个建议请县里定夺,这既合法,又合情,也不难办。王章芬是无房户中的一个特例,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办理。在场的人包括袁老都竖起大拇指,都夸赞颜组长的思路好。

  下午,记者跟随袁老来到廉租苑9栋看望“玻璃小姐妹”,袁老鼓励她们要热爱生活,对网络世界要有所把握。接着来到长冲村彭长青家,要了他们兄妹的存折到政务中心去办理低保。随后到政务中心803室咨询了小额贷款的相关信息。然后到民宗局找李局长和白主任谈出家人的低保问题。还到普济会与资会长谈商办公场所及兴办养老院问题,再到南关街看望老红军后代高庚慧老人,最后到东关街养老院了解情况。回到家已是晚上7点了。

作者:邓德茂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