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造油茶之乡

副标题:———记回乡大学生黄勇

  大学毕业后做什么?

  黄勇可以有多种选择,父亲要他在城里工作,朋友邀他一起办医药公司,他自己想回到村里治山治水,发展生态产业。

  “再没有事做也不要回到村里来!”父亲坚决反对,家在浆水乡温塘坳村,父亲是起步很早的煤老板,家境殷实,望子成龙。

  但黄勇有自己的想法。由于大小煤窑乱采滥挖,村里90%以上的房子是危房,80%的田土成了塌陷区,水源漏失,山林残破,惨不忍睹。他下决心回村带领乡亲们走绿色发展之路,恢复昔日美好的生态环境。

  从西南交大毕业,黄勇考察一段时间后,决定种植油茶。在浏阳他发现那里油茶的生态价值和市场前景都十分诱人,油茶的品质胜过目前在世界上最受推崇的橄榄油。全国诸省中最适宜种植油茶的是湖南,湖南最适宜种植油茶的是湘南,自己的家乡浆水乡本来就是油茶之乡,气候土质都十分理想,只可惜被煤矿开采破坏殆尽,他发誓要回复家乡“油茶之乡”的美誉。

  父亲很爽快的赞同了他的选择。老一辈人在原始积累过程中伤害的生态,青年一代勇敢地投身救治,除了感动,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第一期油茶开发1500亩。最难的是土地流转,村民们见他到处租山,以为山上有什么秘密矿藏,很不放心。黄勇带领村民代表到外地油茶基地考察参观。广西、江西、湖北、浙江都走遍了,大家看到了外面绿色产业发展的蓬勃景象,看到了现在农业庄园经济的广阔前途,都高兴地将自己的山岭流转出来,有的村民入股一起参加油茶开发。

  头一次大面积种植油茶,技术难题很多,黄勇从农技部门特聘了技术员,他自己除了虚心求教,还钻研了大量书本资料,参加省市的油茶技术培训班,跟农学院的教授交朋友,终于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育苗、施肥、剪枝、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栽培和管理技术。

  他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泡在基地,观察、记录、比较,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不断地与农大教授和行家们交流探索,他要找到最适合湘南发展的油茶品种和栽培管理技术,在他日复一日精心照料下,油茶生长很好,很旺,很标准,第三个年头开始挂果,第四年即今年预计可以产油4吨以上,产值超过50万元,第七年,一定可以达到旺果期。

  好多人跑来参观,都说黄勇的路走对了,正好全村的煤窑都关闭了,村民们从地下回到地上,都纷纷向黄勇学习,发展种养业,在黄勇带动和帮助下,当地发展茶油种植达2万多亩。

  黄勇被乡亲们选为村委会会计,并当选为县政协委员,评为郴州市科学技术先进个人。特别令他高兴的是,一位台商慕名找到他,要跟他联合开发,他们开发的一种油茶保健新食品,在海外很受追捧。这种产品,将使油茶附加值大大提高,原油价格将从现在的每公斤100元提高到每公斤1200元!

  黄勇说:“依靠技术,我相信地上绿色产业创造的价值一定会远远超过地下资源产生的价值!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作者:薛斌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