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宜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系列报道之一(《谋划篇》)
红网宜章站讯(记者 薛斌)近日,湖南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家,对我县创文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调查后,十分满意,他们认为对照各项测评指标,宜章创文工作已经达标。
宜章县城,这座千年古城,今天以充满魅力的全新姿态,崛起在湘南边陲。
宜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肇始于2009年8月。5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有了称心骄人的回报。
2011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成功。
2014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成功。
立行立成,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湖南的“南大门”,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前沿“桥头堡”,自2008年实施承接转移“三步走”战略以来,变化日新月异,发展步步为赢,受到县内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广东《南方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再不大干一场,我们就真的落后了!》
《环球时报》公布全国最具投资吸引力的20个县市区,宜章名列其中。
前不久,随同省长杜家豪来宜章调研的省政府秘书长戴道晋回长途中给县委书记欧阳锋发短信:“变化巨大,翻天覆地!”
“宜章将重新兴起为湖南县城发展的‘地标县’!”这是新华社记者两年前的预言。
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朝着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视野开阔
“为什么要创文?”
2013年4月17日,县委书记在县文明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这样说:“文明城市是国家给予一个城市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它体现了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采访中,欧阳锋对记者说:“虽然创文具体考核的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是市民的整体素质,是社会文明的程度,但文明城市体现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具体反映,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综合反映,是在全面建成小康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全面反映。”
视野开阔,高屋建瓴。
但同时,创文又是最强的竞争。
欧阳锋对记者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东西南北中,全国向前冲,冲到最后,最后竞争力的体现是什么?是整体性、综合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城市的文明程度,标志着城市的发展内涵,是一种无形竞争要素和发展资本。文明创建,不仅只是要创牌子,争荣誉,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这是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最核心的目的。看一个地方的发展,九九归一,最终要看文明程度,文明才是最强的竞争力和最响亮的名片。要看人的素质。人是城市的永恒主题,人的素质就是城市的素质,人的命运就是城市的命运。人就是城。”
立足全民
怎么去创文?
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是:“全民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把创文与实现“三步走”战略构想结合起来,与“四大工作举措”、“四大工作保障”联系在一起,使创文活动变成人人参与的全体行动、全民行动。
县委书记反复强调要做到“三个创”。
一是对照差距来创。《湖南省文明城市测评细则》共9大项37小项134个指标,要对照考评细则去找差距,哪些是每个人自己存在的差距?哪些是部门和单位存在的差距?哪些是县委、县政府存在的差距?找到差距,就找到了创建目标;全县上下都来找差距,人人找到自己的创建目标,找到差距,就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拉长短板,迎头赶上。
二是对照时间来创。创文既要有长期的工作规划,又要有短期的具体工作目标,既要有年度的目标,又要有季度的、月度的工作目标,一定要把创文工作落实到每个时间节点上,稳打稳扎,立说立行,步步落实。
三是对照责任来创。第一是领导的责任,第二是部门单位的责任,第三是每个人员的责任。要有专门的领导、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和专家来抓。欧阳锋特别强调40个文明委成员单位是具体的责任单位。要在全县形成人人都有责任、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志在必得
为了使创文活动深入人心,变成全县上下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县委、县政府强化宣传教育,使创文活动家喻户晓,使创文要求耳熟能详。
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创建文明县城倡议书》、《创建宣传教育手册》、《公民文明公约》、《关于县城区实行城市管理“十禁止”的通告》等文告共5万多份,并通过县电视台、《宜章报》、红网宜章分站、政府网站和手机报开设专栏进行持续大力度宣传。
为此,召开了三次全县创文誓师大会。在今年的动员大会上,欧阳锋提出:“志在必得,没有退路,必须创文成功;势在必行,没有选择,必须共建创文;重在落实,没有理由,必须合力创文。”
县领导与全县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乡镇、城区各单位、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县委书记、县长对创文工作进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点评。
作者:薛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