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毛华的养殖致富路

  红网宜章站讯(记者 薛云松 通讯员 范彩芸)养殖大户刘毛华坚持从事养殖6年,并探索养殖西藏藏香猪成功,近日,记者闻讯来到白石渡镇大塘下村采访了刘毛华。

  刘毛华,五岭乡人,曾长期在广东务工。拿着每月薄薄的薪水,刘毛华觉得很难致富,2008年,他和妻子合计回家乡养羊。说干就干,他们到山东省拉回来100多只羊。尽管山好水好,但这批羊却陆续死亡了。附近的养羊大户告诉他是羊种问题,他买了一批人家淘汰的羊种,而且北方羊不适合在南方生存。他没有了本钱再买新羊种,刘毛华决定又下广东打工。一位朋友却劝他说,做什么生意都赚钱,贵在坚持。刘毛华于是向亲朋好友借了几万,购买了新羊种,并虚心学习请教,终于养殖成功。因为养殖场不通公路,销售又成了问题,请当地老百姓把羊挑到有公路的地方,成本每只贵了几十元。于是,近年他把养殖场搬到了现在省道324线附近的大塘下村,在路边就可以销售。刘毛华说,去年过年前,羊供不应求,他一天就收入6万多元。刘毛华还联络宜章的养羊大户,切磋技术,建立了统一的外销渠道,最近一次性就销售了300只羊到北方。

  终于掌握了养羊的成功技术。他开始寻思其他有前途的养殖项目。最后将目光锁定在藏香猪上。这种藏香猪主要特点就是好养 ,它的营养价值是普通猪含氨基酸的5倍以上 ,所以号称人参猪, 营养价值高 ,市场销售一斤近100元。

  2013年4月,刘毛华叫了几个村里的好朋友,自己开着车就来到了西藏林芝。鉴于2008年的那次买羊的教训,他这次只引了28藏香猪回到宜章饲养,并且聘请了技术员。他想,万一失败也不过是花了几万元。通过一年多饲养,现在目前繁殖达200多只 。

  刘毛华向记者介绍说,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主要原产地西藏林芝地区。藏香猪的品质上有“六个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西藏的传统民族美食,藏香猪还是我国唯一的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带放牧型猪种。

  刘毛华说, 藏香猪什么都吃,杂草 、花生苗、红薯藤、树叶都行。通过一年多的养殖,发现藏香猪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成活率达到98% 以上。目前,刘华毛的养殖场一年就出栏200多只藏香猪,产品供不应求,一年的收入就有三、四十万。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计划建一个山庄,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道路。

作者:薛云松 范彩芸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