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欧阳锋与笆篱乡车田村村民夜话侧记
6月11日傍晚,笆篱乡车田村靠近祠堂的一个普通村民院落,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县委书记欧阳锋坐在靠里的一张木凳,口问手写,跟村里的干部群众代表促膝交谈,一起讨论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建设富裕、文明、美丽新车田村。
车田村,也叫大刘家,是县内数得着的大村,辖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3065人,包括在外工作和居住的有4500多人。
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元年,始祖嗣荣公率16个兄弟400余兵丁来到湘南征剿西、莽二山匪患有功,朝廷赐地让嗣荣公在车田建家立业,至今已历600余年,成为湘粤边境一大望族。大刘家秉持“行义达道”的祖训,注重耕读传家,以礼化俗,民风醇厚,人才辈出。著名革命烈士、中共第一个飞行员刘云就是该村人。抗战中,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曾转移到大刘家上课,当地群众竭尽全力支持帮助中大法学院师生,相互结下深厚情谊,法学院老教授后来每说到大刘家就激动不已,对该村村民的大仁大义深深感佩。
6月11日下午,欧阳锋走进车田村,先后看了金龟塘公园、规范建房点、吉兴纸厂、烟田、稻田和有名的古廊桥——广济桥,他说总体印象是“山清水秀,村和人美”。
“车田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看这里的山,郁郁葱葱,田间地头,一片丰收在望景象。你看玉水河的碧水,金龟塘的一池绿波,车田村600年历史,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村内有刘姓,也有王姓、吴姓,但相处和睦,人际和美,村际和谐,没有纠纷,没有械斗。村里干干净净,岁月安好……”欧阳锋十分兴奋地对村民说到自己在大刘家的观感。
夜话交谈中,欧阳锋强调大刘家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他说,党的十八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如何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文明的新车田村,是我们全体村民大家要思考的问题,今天夜话可以归纳为8个字:“美丽车田,转型发展。”的主题
夜话非常热烈,村民争先恐后发言。先后有10个干部和村民代表向欧阳锋书记畅言自己的感受、感想、意见和建议。吉兴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运良谈到转型发展时说,企业为污水处理共投资1000多万元,多年来实现了达标排放,企业效益也越来越好,产品供不应求。为造福乡亲,他在厂内安置了70个残疾人就业,每年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拜年送红包,他说有绿色发展,才有企业的前途、村民的福祉。从该村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佛山德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兵说,目前村内企业主要为原始粗犷型,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村里的转型发展既要注重外观、又要注重品质。他特别强调对青年人的培养教育和充分发挥青年人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发言立足点高,视野开阔,又切中问题要害,给干部群众启发很大。
接着,烤烟办、农办、水利等部门的领导也纷纷为该村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并表态尽力支持。
陪同欧阳锋下乡夜话的好人典型、退休老干部袁贤光在座谈会上高度评价车田村民崇德向善的好人文化有传承,有弘扬,他说转型发展要村美、山美、水美,更要人美。老人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欧阳锋在夜话总结发言中谈了“三个转型”。
一是转方式。就是规范村民建房,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车田。第一,要统一好思想,为什么要建,为谁而建,谁来建,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事情,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的魂在这里。不搞大拆大建,如果推倒重来,怎么记得住乡愁?怎么把历史传承下去呢?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要节约集约用地,集中来建,规范来建。第二,要做好规划设计。县委、县政府拿出了16套图给大家选,你们选的第二套图,非常好。但这是地上的东西,地下的东西也要考虑,下水管道的问题、垃圾处理的问题,雨污分流的问题等等都要处理好。第三:搞好建设管理,不能出“豆腐渣工程”,广济桥道光年建的,经风经雨,现在还在用,还好好的。垃圾中转和公共基础设施都要在建设中统筹解决。
二是转产业。大刘家这些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造纸、烟花鞭炮,但这些都是低端产业,如果我们的青山绿水被污染了,整个大刘家将来也会荡然无存。首先是农业问题,稻烟连种走出一条成功路子,做好土地流转,发展几个大户,成为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其次是工业问题。那些大污染的造纸厂、皮革厂不能建,污染企业建起来,像谢总那样的环保达标的、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就会吃亏,守法的吃亏,违法的占便宜,劣币驱逐良币,就没有公平和正义了。因此在转型发展中要壮士断腕,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一定要坚决退出去。烟花鞭炮产业要走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环保化的道路,做大做强。第三是服务业的问题。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这么好的交通条件,类似金龟塘这种休闲公园,融入一点现代服务业,发展一些休闲的农业、休闲的农庄,老百姓的生活就更有品质,更有幸福感了。
三是转作风。关键是要有坚强的战斗堡垒。第一,村支两委要坚强。今年是村支两委换届,村民小组换届,党支部换届,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地方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办法来搞好我们村支两委的换届。同时要培养年轻人,发展党员,要把能人培养成党员,要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双培养,双致富。第二,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刚才大家带我们去看宗祠,宗祠是一种传承,我们的乡土文化,宗教礼仪的传承,在乡村一级就是靠理事会。我们看到的包括韦公祠、仪公祠,这些祠堂很好,是学习议事的地方,不仅仅是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比如讨论宅基地怎么分、钱怎么分,这也是大事啊。所以村支两委发挥这个作用,公开议事,要听村民的意见,让村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作用非常重要,这是大刘家给我们的一个启示。第三,要搞好传帮带。要把年轻人培养成党员,培养成能人。同时,要组织、组建自治的小分队,像刚才刘红兵讲的。把村里的集体事务需承担起来,对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社会治安的问题,比如清明节祭扫,防止山火,防止洪水灾害等等。急公好义,这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相信,通过转型发展,美丽的车田村就一定能建起来。
中央电视台记者韩彬和杨斌也参加和采访了这次夜话活动。他们说:“这样面对面地跟群众沟通交流,零距离解决问题,推动乡村发展,别开生面,别有创意,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薛 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