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军长征攻占宜章(二)

  过粤汉铁路的时候,第一军团一师师长李聚奎见到了毛泽东,这是毛泽东离开了红军领导岗位后,这位师长一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当时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都拥挤在一条小路上,正在粤汉铁路东侧的一师接到军团部的紧急命令,要求他们派出一个团立即赶到军委纵队的前面去:“动作要快,不得延误。”李聚奎亲自带领三团从掩护阵地上撤下来往前跑,行进途中,他看见了坐在路边休息的毛泽东。和毛泽东坐在一起的还有周恩来和朱德。出生于湖南涟源的李聚奎时年三十岁,是一名在保卫井冈山根据地和湘鄂赣根据地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红军指挥员。当他看见又瘦又高的毛泽东坐在潮湿的地上吸着烟时,心里一阵难过。没等他开口,周恩来就和他打了招呼:“来得好快呀!”接着,周恩来展开地图,向李聚奎具体指示哪里放一个连,哪里放一个排,目的是全力保卫军委纵队的安全。周恩来说:“别怕部队撒得太散,后续部队一上来,你们立即收拢,不影响你们执行左翼前卫任务!”这时,毛泽东说话了:“动作要迅速,不然后面的队伍就会堵塞住了。大方向是嘉禾、蓝山,你们如果相机占领一两个县城当然好,如果不能走大路就走小路,小路过不去就爬山,具体道路由你们在前边决定,不要等指示,我们在后面跟着!”毛泽东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表情手势令李聚奎想起了井冈山上的日子。李聚奎向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分别敬了礼,然后朝他的部队跑去。跑出几步他又回头看了一眼,看见毛泽东正在细雨中凝望着他。

  军委纵队和主力红军进入了宜章。

  欢乐的宜章!欢乐的突然降临使红军官兵疲惫的身心猝不及防,他们恍惚觉得艰辛的征程到此为止了。红军砸开了监狱,释放了革命者和无辜群众。红军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把没收的豪绅地主的财物全部分给了贫苦百姓。宜章全城店铺营业,生意兴隆,因为红军要补充许多物品,红军的采购人员使用的是红军自己的钞票,店家收了之后到一个指定地点去换大洋;红军的信誉好,店家换来的大洋货真价实。晚上,红军宣传队在露天演出,军委卫生部的两百多名十四五岁的小红军都是看护,小看护们唱起的歌声清脆悦耳余音缭绕,百姓们对他们仰着头唱歌的模样十分喜欢。天黑了,县城里各家各户的灯都很亮,百姓们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话题全是红军。第二天早晨,像是约好了似的,上百个青壮年来到红军驻地要求参加红军。因为当年朱德的部队来过这里,不少百姓打听自己当年参加红军的兄弟或者侄子现在在哪个部队。军委纵队的一个管理科长是当地人,他请假两个小时回家看看,结果等他回来的时候,不但带回了一大罐子家乡的甜米酒,还有十一个要求参加红军的老乡。最踊跃参加红军的,是在这里修筑粤汉铁路的四千多工人,他们多数是从湖南各地招募来的。红军专门给这些铁路工人开了大会,告诉他们受压迫受剥削的原因,然后给他们发大米和衣服,还给愿意回家的人发路费。这些贫苦人从没见过对穷人这么好的队伍,一个口号在铁路工地上流传开了:“兄弟们,跟着红军干事去!”

  红军继续西进了。

  百姓们不愿意红军走。

  红军官兵唱着歌,向百姓们挥着手,脚步格外坚定地向着前方,脸上洋溢着走向胜利的欢欣的笑容。

  对于刚刚踏上艰险征途的红军官兵来说,湖南南部那个叫宜章的县城给予他们的短暂欢乐,将永远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尽管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接下来最残酷的战斗中很快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作者:王树增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