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自军事转移开始,一直避免攻打县城,只要有可能都是绕着走。现在,湘南的宜章县城横在了红军向西行进的通道上。
既然宜章是必经之地,那么就必须占领宜章。
大雨中的一个夜晚,距宜章县城四十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里,第三军团六师师长曹德清和政策徐策来到十六团团部,下达了明天黄昏前必须占领宜章县城的任务。为了加强十六团的力量,彭德怀还专门把军团的山炮营派来配合战斗。
宜章县城,南接广东,东接江西,全县丘陵地貌,植被葱茏茂盛。
根据情报,宜章由湘军的一个营防守,县城四周碉堡林立。由于通往县城的公路畅通,战斗打响之后,湘军的增援能够快速到达。接受了任务的十六团团长李寿轩和政策于端祥立即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团长李寿轩认为要对打碉堡有充分的准备,山炮够不到的碉堡,必须要上爆破组,与那些坚固的碉堡拼死一搏。政策于端祥发言时表情严肃,他说如果宜章县城拿不下来,军委纵队的行军道路就将被堵死。现在国民党军已从各个方向包围过来。大家掂量一下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吧。会议最后决定一营、二营担任主攻,三营为预备队。会议正开着,来了几个老百姓,原来是中共宜章县委派出县游击队副队长前来接洽。副队长显得很激动,说游击队的百十人都归红军指挥;还说现在宜章县城里的那个营是何键收编的一股土匪,大约有五百多人,头目名叫程绍川,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
天亮的时候,十六团出发了。依旧是冷雨。游击队带着抄近路,走的全是泥泞的山路。直到中午的时候,红军才上了大路,疲惫不堪的官兵们刚把粘在鞋底上的沉甸甸的泥巴刮掉,前面就响起了枪声。敌人占领了大路两侧的有利地形开始了阻击。十六团的队伍短暂混乱了一下后迅速组织起反击。机枪压制,两路包抄,当红军官兵发起冲锋的时候,阻击的敌人撒腿就朝县城跑去。红军官兵在后面追,边追边喊话,逃跑的敌人还是拼命跑,有跑不动的就当了俘虏,一问,是程绍川的队伍,上司命令他们把红军阻击在距离县城二十公里之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下午三点,十六团指挥所设立在县城外的一个山包上,从这里可以俯瞰宜章县城全貌。军团的山炮营上来了,开设了射击阵地。各营根据各自的任务开始攻击县城外围的那些碉堡,结果山炮一响,还没派出爆破组,碉堡里就空无一人了。外围清扫得很快,下面就是攻城了。十六团开始做战斗准备,这时,他们发现当地的百姓在他们周围越聚越多。突然,不知哪个一声呼叫,百姓们蜂拥向红军跑来,加入了战斗准备的行列。他们为红军推炮、挖工事、搬运弹药,还有一群百姓弄来了木头为红军制作攀登城墙的云梯。最后来了一群手拿工具的民众,一问,原来是在这里修建粤汉铁路的工人,他们的到来引起正在忙乎的红军官兵的热烈欢呼。这个场面令走了上千里路的红军骤然想起了苏区的日子,想起了苏区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他们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同志们”。
一个小时后,指挥部下达了攻击宜章县城的命令。红军官兵劝说百姓们躲远点,免得伤了,但是百姓们不但不走还要往前冲,这一幕使得宜章城门外竟不像是大战在即而像是即将联欢。攻城的第一枪打响了,十六团的队伍刚刚向城墙冲去,眼前的情景又令他们大吃一惊:宜章城门突然大开,百姓从城内汹涌而出,他们大声喊着:“红军进来吧!红军进来吧!他们已经跑啦!”
作者:王树增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