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行动的号角

副标题:——玉溪镇江波头村住点日记县委书记欧阳锋

  3月28日晚上7点,我到了玉溪镇江波头村2组。安排在村民李范军家吃饭住宿。吃了晚饭,已经快8点钟,我拉上李范军一起到村子里走走。

  外面很闷热,没有路灯,路确实不太好走。村民的房子很多是新建的,基本成排,多数是砖混结构,有的装修很洋气,但大多数还是比较简单。路面没有统一硬化,碎石、河沙等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台阶、水坑随处都有,有几段路面还泥泞不堪,稍不留神就踩一脚泥。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迫在眉睫。

  在吴桂英老婆婆家里,老人家带着外孙女在闲聊。吴婆婆80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生活能自理,但风湿骨痛让她坐不好、睡不安。我有些心酸,拉着她的手安慰她,告诉她平常尽量保暖,坚持看病吃药,有需要可以随时与我联系。走了几户之后,碰到农户李年春,他弓着腰,一手拿手电,一手拉扯着柴堆。原来,他刚刚从外面做事回来,准备烧水洗澡。我帮忙给他拿手电,一起来到他家里。李年春的老婆很热情地邀我们坐,高兴地告诉我们:园区大开发了,我们家老李不用出远门,只须在园区做事就行了!她的噪门有点大,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下雨了,越来越大。我们冒雨又走访了六七户,到了村头再返回。远远地,看到北边不远处灯火通明。一问,那就是开发区产业承接园的建设工地,距我们站的地方大约700米。老李打趣道:“欧书记,要是把我们的路和开发区的连接起来,我们这里也会和那边一样漂亮!”

  是呵,几百米的距离,就分隔了城镇和农村!农民有了新农合、新农保,可以就近务工养家,可以把房子建好、把家电置齐,但是出行的道路、路灯怎么办?怎么确保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弄清楚,群众最需要哪些服务。

  再回到老李家,已经是9点了。闻讯赶来的村民挤满一屋子,我数了一下,有十七八个。我简单擦了一把脸,招呼年纪大点的老同志坐到前面来,给每个人上了一杯热茶,请大家随意交谈,多摆困难和问题,多提意见和建议。我提示他们,园区发展到了家门口,这样好不好?村民们都说好,这样带动了村里的发展,大家买汽车、买拖拉机,天天都有事做,大部分人家都建起了新房。只是目前建设速度有点慢,进入园区的企业应该还可以更多。

  罗发军老人专程从兰家洞赶过来。他说话有些急促:“兰家洞六到十组,出门的路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进出不便,苦呀!村干部要组织我们,镇里也可以支持我们,早点把水泥路修好。”我简要地介绍了当前农村公路改造的相关政策,县内有些地方的成功做法。他又细数了自己耕种6亩多水田的支出成本,分析年轻一代农民不想种田的原因,提出要建好机耕道,统防统治,多培养种粮大户。我仔仔细细地记了下来。

  有五六个村民说到村庄规划问题,其他聊得最多的是民生问题。他们边说边议,我边记边思考。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已经快11点。

  因为有的村民还要走几里路回家,我坚持请大家先回去休息,下次再一起聊,今天反映的问题我都记清楚了,能解决的马上落实,暂时不能解决的会积极想办法。村民们散去以后,我就村民们提出的相关问题稍加整理分析。大概有六个方面,包括粮食生产、新农村建设规划、道路硬化、引水安全、环境卫生整治、新农合报账范围和比例等。有的应该可以很快解决,有些还要进一步调研论证。放下笔记本我才发现,已经12点多。雨,下得更加急了。

作者:县委书记欧阳锋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网站首页专题
  • 党建
  • 文化
  • 教育
  • 民生
  • 文化旅游
  • 经济纵横
  • 专题新闻
  • 公告
  • 理论
  • 新闻中心
  • 生活百科
  • 民情通道
  • 政务公开
  • 宜章文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宜章新闻网首页